婚前需完成两项核心准备:一是安床,由新郎踩着“糖浆”进入新房,整理被褥后将新娘扶上床,象征夫妻共同开启生活;二是接亲团筹备,新郎需准备开门红包(用于应对新娘亲友的“考验”)、喜糖、烟酒等礼品,接亲人数需为双数(如6人、8人)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。
迎亲
迎亲是中式婚礼的关键环节。新郎带领接亲团前往新娘家,需通过“堵门游戏”(如猜谜语、做俯卧撑)考验诚意,成功后向新娘献大雁(象征忠贞、顺从与长幼有序)。接着,新郎向新娘父母敬茶,父母回赠改口钱(通常为“千里挑一”的1001元),并叮嘱新人婚后生活。新娘出门时,需由福气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遮挡头顶(避免“与天争大”),伴娘抛洒红枣、花生、桂圆、莲子(寓意“早生贵子”),新郎新娘共持红绸走向婚车。
婚礼仪式
1. 入场与传席:新人抵达男方家或酒店后,踩红毯(象征传宗接代)入场,若用花轿,新娘需跨火盆(寓意婚后红红火火)、马鞍(寓意合家平安)。传席环节的红毯或门帘,寓意“延续香火”。
2. 拜堂:又称“三拜”,是仪式核心。新人先拜天地(感恩天地造化),再拜高堂(向父母鞠躬,感谢养育之恩),最后夫妻对拜(互许终身)。部分地区需“挑喜帕”,新郎用如意秤杆(装饰红布)挑开新娘盖头,象征“称心如意”。
3. 敬茶与改口:新人向双方父母敬改口茶(用盖碗泡茶),父母接过茶后回赠红包或首饰(如金项链、玉镯),并改口称呼对方父母为“爸”“妈”,标志着新人正式融入对方家庭。
4. 交杯酒:新人共饮合卺酒(用红丝带系住的酒杯,象征夫妻同甘共苦)。现代多简化为用小酒杯分三口喝完,寓意“长长久久”。
5. 结发仪式:新人各剪下一缕头发,用红丝带绑在一起放入锦囊,象征“结发同心,白头偕老”。部分地区会将结发锦囊放在新房枕头下,寓意夫妻相伴一生。
婚后仪式
1. 回门:婚后第三天(部分地区为第二天),新人回新娘娘家。新郎需提前到新娘家门口放鞭炮,新娘则在门口等待。进门后,新娘再次跳门槛(象征回到娘家),双方父母准备宴席款待新人及亲友。
2. 洞房花烛夜:新人进入新房后,房间需点红蜡烛(营造温馨氛围),床上撒糖果、瓜子、果仁(象征生活甜蜜)。部分地区会在床上放红枣、花生、桂圆、莲子,寓意“早生贵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