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大碗的由来有什么故事

admin

在中国多地民间,八大碗指一桌席面按约定俗成上八道菜,常与八仙桌(一桌坐八人)搭配,寓意吉祥、圆满。关于其源起,流传最广的是与“八仙过海”相关的传说:八仙鏖战后返程,见人间婚宴热闹,便各显神通各做一道拿手菜,主人遂以八碗款客;此后乡里仿效,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皆以八碗为礼,逐渐固化为宴客礼制与风俗。这一解释在多地志书与地方文化介绍中均有记载与沿用。

二、地方传说举例

江苏淮阴八大碗

八大碗的由来有什么故事

相传自宋代起当地就有以“扣碗”设宴的习俗,至明清名声渐起。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乾隆南巡驻跸淮阴马头惠济祠,品尝乡民所做“八大碗”后连声称绝,赐名“清口八大碗”,由此名扬四方。当地“八大碗”多用扣碗蒸制,注重老汤,常见菜有酥鸡、红肉、方肉、肉圆、鸡泡饭、鸡蛋皮、千张卷、烩豆腐,并常配油渣韭菜汤、青菜鸡蛋汤,一席既丰且礼。

浙江仙居八大碗

当地说法将八大碗与八仙一一对应:如何仙姑莲子、韩湘子海参、汉钟离翻碗肉、曹国舅泡鲞、铁拐李大鱼、蓝采和敲肉、吕洞宾豆腐、张果老肉皮等,菜名即人物、工艺与食材的结合。席间讲究用八仙桌、坐八人,以示对宾客的尊崇与礼数周全。

河北正定八大碗

以猪肉为主,常为四荤四素、共十六道(俗称“八碟八碗”),先煮后蒸,工序严谨,选料、刀工、火候与配料皆有章法,体现了北方庄河席面的规制与体面。

北京八大碗

形成与 *** 饮食习俗密切相关:不饮酒而重汤品与滋补,讲求节俭而不失体面。菜品以牛羊肉为主,辅以时蔬,常见有烧肉、炖羊肉、巧阁、松花羊肉、清氽丸子、黄焖鸡、里脊、肉杂拌等,既合教规又合礼仪。

三、礼制与烹饪要点

八大碗的“八”既是菜数,也是礼数;传统上常配八仙桌、坐八人,体现秩序与尊重。烹饪上多用扣碗技法:将调好味的原料装碗、入笼蒸透,再“碗口对口”翻扣上桌,使成品形整味浓;席面讲究老汤与火候,追求“肥而不腻、淡而不薄”,以兼顾色、香、味与礼仪场合的庄重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