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卦什么意思 之卦是怎么来的

admin

之卦(又称“变卦”)是《周易》占筮与卦变体系中的核心概念,指本卦(初始占得的卦)通过爻变(阳爻变阴爻、阴爻变阳爻)后生成的新卦。其中,“之”字蕴含“变化”“发展”或“趋向”的意味,强调卦象从初始状态向新状态的动态演变。

二、“之卦”的起源与形成

“之卦”的起源与《周易》的筮法传统(如“大衍之数”)及卦变思想密切相关,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之卦什么意思  之卦是怎么来的

1. 源于《周易》筮法的爻变规则

《周易》占筮的核心步骤是“大衍之数”(用蓍草或竹签通过“四营三变”得出七、八、九、 *** 个数,其中九为老阳、六为老阴)。根据“物极必反”的原则,老阳(九)需变为少阴(八),老阴(六)需变为少阳(七),这种爻的阴阳转变会导致初始卦(本卦)的结构变化,从而生成新卦(之卦)。例如,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记载“陈侯使筮之,遇观之否”,即观卦(本卦)的第四爻(老阴)变为阳爻,生成否卦(之卦)。

2. 发展于汉儒与易学家的卦变理论

汉代以降,易学家对“之卦”的卦变方式进行了系统阐释。如东汉虞翻(字仲翔)提出“两爻交易”说,认为之卦是通过本卦中任意两爻的位置互换或阴阳转变而成;清代钱大昕在《答问一》中进一步明确“之卦”的定义,将其与“旁通”(如乾与坤、坎与离等阴阳爻画完全相反的卦互变)并列,作为卦变的重要类型。

3. 贯穿《周易》经传的卦变实践

《周易》的卦爻辞中多有“之卦”的痕迹,如乾卦九二爻辞“见龙在田”对应“乾之同人”(乾卦第二爻变,生成同人卦),九五爻辞“飞龙在天”对应“乾之大有”(乾卦第五爻变,生成大有卦),上九爻辞“亢龙有悔”对应“乾之夬”(乾卦上爻变,生成夬卦)。这些例子说明,“之卦”不仅是占筮的工具,更是《周易》解释卦象、阐述义理的重要依据。

三、“之卦”的核心特征

1. 动态性:“之卦”强调卦象的变化,符合《周易》“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”的核心宗旨,体现了事物从初始到发展的动态过程。

2. 关联性:之卦与本卦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联(如爻变导致的阴阳转换、卦义的延伸),是解读《周易》卦爻辞的重要线索。

3. 实用性:在占筮中,之卦用于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,本卦代表当前状态,之卦代表未来结果,二者结合为决策提供参考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