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“寻龙点穴100例”多为风水古籍或民间秘传资料的整合,公开渠道难以获取完整100例的图解内容。但可通过以下经典案例及寻龙点穴的核心理论,了解其实践逻辑与常见形态:
一、经典寻龙点穴案例图解
1. 落地金钱形(平地结穴)
此形为平洋龙结穴的经典案例,龙脉从山体脱落至平地,最终在两水交汇处形成凸起的方形山丘(如落在平地的铜钱),生气齐聚。穴点位于山丘正中间微微开窝处(似人脸小酒窝),前有横案弯抱遮挡大河直走之势,立乾山巽向兼戌辰,内堂来水午、去水艮,外水口在辰。符合“平地一凸胜千峰”的风水理论,为平洋寻龙的典型案例。
2. 仙人晒太阳(山地结穴)
龙自高山奔腾而下,辞楼下殿(主山高大,枝脚展开),顿伏十余里后,大断过脉冲起木星为少祖山,左右横开大帐(龙脉两侧的山体如帐幕包裹),脉从帐中穿出,再经多次跌落起伏,最终结穴。此形强调“龙身带帐”的重要性(帐幕越多,生气越聚),为山地寻龙的典型形态。
3. 仙人洗脚(高山滚落结穴)
龙从高山滚落,伏地而行(龙脉贴地蜿蜒),之玄屈曲(线条灵动,似蛇行),摆折处似仙人洗脚的动作。穴后起撑天大帐,两侧横开大帐,帐中出脉,断而复续,伏而再起,气势若生蛇。此形注重“龙脉起伏”与“帐幕包裹”的配合,为高山结穴的常见类型。
4. 美女梳妆(丘陵结穴)
穴后山体如美女站立,头部微抬(似梳妆动作),穴点位于“发髻”下方(山体微微开窝处),前有案山如梳子(横山排列),左右青龙白虎砂环抱(似侍女站立)。此形强调“形与意合”(山体形态与人物意象契合),为丘陵地区寻龙的经典案例。
5. 狮子饮水(山脚结穴)
龙从高山跌落,一路前行至山脚(直龙尽结),穴后冲起巨门土星为少祖山(土星为吉,主富贵),两侧横开大帐(龙脉两侧的山体如狮子翅膀),帐中出脉,结倒地木星节包之穴(似狮子头部低伏)。后侧横出两枝为狮子的后爪,形如狮子伏地饮水,威风凛凛。此形注重“龙身动态”与“穴星形态”的匹配。
二、寻龙点穴核心理论与常见形态
1. 龙的形态分类(12种)
寻龙需先辨龙的吉凶,常见12种龙的形态及吉凶如下:
生龙:枝脚活泼向前,行度摆拽(似蛇游动),左右轩昂,结穴端正,主富贵大地;
强龙:星体独异(高大突出),体格雄壮(如万马奔腾),力量盛大,骤发富贵;
死龙:峰峦模糊(形态不清),手脚不明(枝脚不展),星体直硬(似枯木),不能结穴;
顺龙:星峰顺出(左右排列有序),枝脚均布(分布均匀),行度团聚(似家人团聚),主富贵绵远;
逆龙:星峰侧立(左右倾斜),枝脚逆趋(向后方生长),行度乘戾(不顺畅),主忤逆不孝;
进龙:行走有序(逐步上升),枝脚均匀(分布合理),由粗剥细(从高大到小巧),主富贵双全;
退龙:星峰不类(形态混乱),枝脚不齐(长短不一),行度勉强(似勉强前进),主一发即衰;
福龙:身圆敦厚(形态饱满),行走悠闲(似漫步),四周山团团围聚(无怪石),主富贵康宁;
劫龙:龙身广大(范围大),旁正难分(真假难辨),穴场倾斜(无靠山),主出凶徒;
病龙:星体有瑕(形态不完美),脉气偏驳(时强时弱),枝脚边生边死(部分茂盛部分枯萎),主福祸参半;
杀龙:来脉带杀(山势险峻),露骨带石(岩石 *** ),枝脚尖利(似刀锋),主出凶狠强寇;
弱龙:来势瘦弱(形态单薄),星峰孤直(似电线杆),枝脚衰缩(短小无力),主孤贫伶仃。
2. 点穴关键技巧
硬中取软:脉气如线暗中行(龙脉隐晦),硬地寻窝软地突(在坚硬的山体中找凹陷处,或在柔软的土壤中找凸起处);
鹤立鸡群:群山低伏中一峰独秀(主山高大突出),穴结峰腰“骑龙斩关”处(在主山的中部或颈部结穴);
水口定局:水口关锁如城门(河流交汇处有石山或土山守护),狮象龟蛇守富贵(水口有大型石山似动物守护),水中奇石主科甲(水中露出石头似文笔,主出文人)。
以上内容为寻龙点穴的经典案例与核心理论,若需了解更多具体案例,可参考《地理铁案》《撼龙经》《疑龙经》等风水古籍,或咨询专业风水师获取内部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