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故事

admin

1. 驱祟辟邪与祈福健康: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“毒月”,五日是“恶日”,此时邪佞当道、五毒(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并出,艾草被视为“纯阳之草”,其特殊气味能驱鬼避疫。早在南北朝时期,《荆楚岁时记》就有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”的记载,将艾草制成艾人悬挂,是古人对抵御邪祟、祈求家人安康的朴素愿望。

2. 驱虫净化空气:艾草含挥发油(如桉叶油素、樟脑、龙脑等),具有强烈芳香气味,能有效驱赶蚊蝇、蟑螂等害虫。农历五月正值蚊虫滋生高峰,悬挂艾草可减少虫害叮咬,同时净化室内空气,预防蚊虫传播的疾病。

3. 药用价值与预防瘟疫:艾草是传统中药材,被称为“医草”“灸草”,具有温经、祛湿、散寒、抗菌消炎等功效。《黄帝内经》将其列为“上品”,《荆楚岁时记》提到“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,收以灸病甚验”。现代研究证实,艾叶烟熏或悬挂能形成天然消毒气幕,在鼻腔、咽喉形成“药膜”,抑制细菌、病毒繁殖,对预防瘟疫有一定作用。

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故事

二、端午节挂艾草的主要传说故事

1. 黄巢起义与义妇传说(最广泛流传):唐末黄巢领兵造反时,有一次侦察地形遇到一位逃难妇人。妇人一手抱着年长的侄子(邻居遗孤),一手拉着年幼的儿子,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要保全侄儿性命。黄巢被其义举感动,挥剑砍下路边艾草交给妇人,让她挂在门上作为“免灾记号”,并命令将士不得伤害挂艾之家。妇人回村后告知邻居,结果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草。黄巢率军入城后,见家家户户门挂艾草,果然信守承诺离去。此后,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便流传开来。

2. 神仙巡察避灾传说:古时候,一位神仙见人间浪费粮食严重,决定降灾惩罚。后来看到一位妇人虽家境贫寒,却爱孤儿胜过亲生儿子,深受感动。神仙告诉妇人,门前挂艾可以免灾,妇人将此 *** 告诉众人,使人们躲过了一场灾难。这个传说在东北、河北唐山等地广为流传,体现了古人对善良品德的推崇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