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立秋是公历8月7日(星期四),农历乙巳年闰六月十四。根据时间标准,当日13点51分19秒(下午时段)进入立秋,属于“晚立秋”(传统以中午12点后为晚立秋);立秋当天对应农历七月,也符合“农历七月立秋为晚立秋”的判断。
二十四节气中立秋的历史脉络
起源与演变:立秋起源于黄河流域,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、认知时令变化而来。远在春秋时代,已制定仲春、仲夏、仲秋、仲冬等节气;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,并于公元前104年(汉武帝时期)纳入《太初历》,成为指导黄河流域农事的重要历法补充。
传统意义:立秋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起始,标志着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万物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。古人将立秋视为夏秋之交的重要岁时节日,称为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之一,象征着丰收的开始。
文化习俗:古代天子会在立秋日亲率三公九卿到西郊迎秋,举行祭祀仪式;宋代有“梧桐报秋”习俗,宫中将盆栽梧桐移入殿内,立秋时辰一到,太史官高声报“秋来了”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寓示报秋。民间则有“摸秋”(立秋夜偷摘瓜果,象征丰收吉祥)、“贴秋膘”(立秋称人,体重减轻者吃炖肉等补养)、“啃秋”(立秋吃西瓜,防秋燥)等食俗,部分地区还有“晒秋”(山区村民架晒农作物)的传统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