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中元节的农历日期为七月十五,对应的公历日期是9月6日(星期六)。
中元节的传统风俗
1. 祭祖祀先:这是中元节最核心的习俗。人们会在家中或祖先墓前摆放水果、糕点、肉类等祭品,焚香烧纸,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。部分地方还有“除灵”(烧掉孝满三年的纸扎灵堂)、请道士做斋念经超度亡魂的仪式。
2. 放河灯:又称“放水灯”,通常用彩纸或荷叶扎成莲花状,底座放置蜡烛或灯盏,中元夜放入江河湖海。传统认为,河灯能为水中落水鬼、孤魂野鬼照亮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,也有祈求平安的寓意。
3. 盂兰盆会:佛教节日活动,源于“目连救母”的传说。寺庙会举行诵经礼佛、施斋供僧仪式,信徒通过供养十方僧众,祈求祖先脱离苦海。部分地方还会举办放焰口(施食给饿鬼)、唱祭鬼歌等活动。
4. 烧纸锭/包:焚烧用锡箔糊成的元宝状纸钱(称为“纸锭”或“包”),并在纸封上写明享用人姓名。民间认为,烧纸能让祖先在阴间获得钱财;部分地区会将纸钱分为“新包”(三年内去世的先人)和“老包”(三年前去世的先人),分别焚烧。
5. 祈丰收:中元节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,人们会在田间摆放祭品,焚烧五色纸缠在农作物上,祈求祖先保佑庄稼免受病虫害,获得好收成。部分地区还有“布田”(在门口焚香插在地上)的仪式,象征五谷丰登。
6. 特色习俗:北方部分地区举办盂兰盆会、吃鸭(“鸭”谐音“压”,寓意压住邪气);南方部分地区有跳钟馗(驱邪避灾)、 *** “七月半鸭”“米糕”等特色食品。
中元节的别称
中元节又称鬼节(因民间认为七月是“鬼月”,此日鬼魂活动频繁)、七月半(源于上古“七月半”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传统)、盂兰盆节(佛教名称,源于《盂兰盆经》目连救母的故事)、地官节(道教名称,七月十五是地官赦罪日)、施孤(部分地区称,意为施舍给孤魂野鬼)、斋孤(与施孤类似,强调斋醮仪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