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数九天(冬九九)从2024年12月21日(冬至日)开始,每九天为一个“九”,共计九个“九”。其中,九九(最后一个“九”)的时间为2025年3月3日至2025年3月11日,3月11日“九九”结束,标志着数九寒天正式结束,之后气温逐渐回升,春暖花开。
常见数九歌谣版本
数九歌谣是中国民间通过口口相传的气候谚语,以“一九”至“九九”的顺序描述冬季气温变化,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略有改编,但核心内容一致。以下是几个典型版本:
1. 通用版(黄河流域为主)
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这一版本流传最广,生动概括了从“严寒冰冻”到“春回大地”的过程:一九二九气温极低,手不愿伸出袖子;三九四九河流结冰,可在冰上行;五九六九气温回升,河边柳树发芽;七九河水解冻,八九大雁北归;九九后春耕开始。
2. 江南版
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;三九二十七,篱头吹筚篥(bì lì,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啪响);四九三十六,夜晚如鹭宿(形容夜间寒冷,人们像白鹤一样蜷缩睡觉);五九四十五,太阳开门户(气温明显回升);六九五十四,贫儿争意气(穷人开始整理衣物,准备春耕);七九六十三,布袖担头担(人们穿着单衣挑担);八九七十二,猫儿寻阳地(猫儿寻找向阳处晒太阳);九九八十一,犁耙一齐出(春耕忙碌,农具拿出)。
3. 北方寒冷地区版
头九暖,二九冷,三九四九冻破石头,五九六九河沿儿看柳,七九八九光 *** 娃娃拍手,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
此版本强调北方冬季的极端寒冷(“三九四九冻破石头”),突出了从“酷寒”到“热闹春景”的反差。
4. 陇东版
一九二九暖;三九四九冻破脸;五九六九溢了河,狗都吃的白面馍(河水解冻,粮食丰收);七九八九人看柳(人们出门欣赏柳树发芽);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