畲族吉祥物:畲族彩带

admin

畲族彩带:承载祈福与记忆的民族吉祥物

畲族彩带,畲语称“山哈带”“字带”,是畲族更具辨识度的传统手工编织品,亦是民族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其编制技艺主要流布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及周边畲村,以东弄村、岗石村等为核心分布区域,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一、畲族彩带的文化定位:多功能的民族吉祥物

畲族吉祥物:畲族彩带

畲族彩带是畲族民众生活中的“全能物件”,兼具实用、情感与信仰价值:

生活实用品:早期主要用于 *** 腰带、背带、刀鞘带等,苎麻材质耐用,满足日常劳作需求;

情感载体:是畲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,姑娘将精心编织的彩带赠予心上人,象征爱情的忠贞;定亲时,彩带更是必不可少的回礼,寓意夫妻恩爱、白头偕老;

信仰象征:承载着畲族先民的祈福信号,纹样中蕴含驱邪、求福的寓意,如“蝴蝶花”象征自由幸福、“铜钱花”寓意富贵安康、“◇”符号代表怀孕祈愿。

二、畲族彩带的工艺与纹样:传统与祈福的融合

1. 工艺特点

传统彩带以手工编织为核心,原料多为自产的苎麻、蚕丝或棉纱(苎麻需自行种植,蚕丝用自制绞线机绞制并染色)。编织流程复杂,包括选框、架杆、配线、整经、做手、做综、上架、织带、织纹、挑花等十余道工序。工具简单却精巧,仅需竹制织带架(或三条圆竹竿)即可完成。传统彩带以黑白为主色(因青靛染料易得且耐用),纹饰部分黑白分明,两侧辅以彩色经线,对比强烈且富有活力。

2. 纹样寓意

彩带纹样分为图案带、符号带、字带三大类,每类均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:

图案带:以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为原型,通过写实、会意或几何变形呈现。写实纹样如“蝴蝶花”(象征自由与爱情)、“水竹花”(寓意节节高升)、“铜钱花”(代表富贵);会意纹样如“×”(表示阳光)、“鱼”(象征渔猎丰收)、“菱形中一点”(寓意怀孕);几何纹样如三角纹(代表时间漫长)、菱形纹(象征空间广大),通过纹样重复传递永恒与广阔之意。

符号带:被称为“活的畲族意符文字”,是远古先民的祈福密码。这些符号并非汉字,却承载着原始信息,如“正”表示开始、“工”表示平顺、“◇”表示怀孕,是畲族先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观表达。

字带:近代随着汉文化融入,畲族女子开始将汉字织入彩带。字带难度极高,“十三桁”(13根经线)最为经典,内容有“长命富贵”“金玉满堂”“风调雨顺”等吉祥语,甚至能织出《皇帝朝纪》等长篇文字,展现了畲族女性的智慧与技艺。

三、畲族彩带的传承:从生活到非遗的延续

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是畲族女性的“必修课”,从小跟随母亲或祖母学习,彩带织得是否精细,是衡量女子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。如今,景宁畲族自治县有百余名彩带编织传承人,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、市级1人、县级4人。传承人通过非遗进校园(在民族中小学、职业高中开展教学)、展演展示(重大节日、文旅活动中亮相)、数字化保护(将技艺数据化保存)等方式,推动彩带技艺的活态传承。蓝延兰等传承人还创新设计了“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”“庆贺香港回归”等时代主题彩带,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。

畲族彩带不仅是民族的符号,更是文化的纽带。它将畲族先民的智慧、情感与信仰浓缩于一方丝线之中,跨越千年时光,依然在畲乡的土地上传承、绽放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