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三伏天的推算遵循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的传统规则(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起点),结合干支纪日法确定具体日期:2025年夏至为6月21日,此后之一个庚日是6月30日(庚午日),第二个庚日是7月10日(庚辰日),第三个庚日则是7月20日(庚寅日),故7月20日为2025年入伏之一天。初伏持续10天(7月20日至7月29日),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(10天),末伏为8月9日至8月18日(10天),总时长30天。
入伏不宜吃的食物
1. 生冷寒凉性食物:如冰镇西瓜、冰淇淋、冷饮、海鲜等。三伏天气候炎热潮湿,人体阳气趋于体表,脾胃相对虚弱,食用生冷寒凉食物易 *** 脾胃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,引发腹泻、腹痛、恶心呕吐等不适;女性过多食用还可能损耗子宫阳气,诱发宫寒。
2. 油腻性食物:包括烧烤、披萨、肥肉、汉堡、油炸食品等。三伏天人体肠胃功能减弱,油腻食物不易消化,会增加脾胃负担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胀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不利于夏季养生。
3. 辛辣性食物:如辣椒、花椒、芥末、胡椒、生姜(过量)等。夏季气温高,人体本就容易上火,辛辣食物会加重体内火气,引发目赤、口舌生疮、牙龈红肿、咽喉肿痛、便秘等症状,尤其对阴虚火旺者影响更大。
4. 高糖高盐食物:高糖食物(如蛋糕、奶茶、糖果)易导致血糖波动,增加肥胖风险,且会加重体内湿热;高盐食物(如咸菜、腌肉、方便面)会增加肾脏负担,导致血压升高,不利于心血管健康。
5. 过度饮酒:酒精会 *** 肠胃黏膜,加重肝脏负担,夏季饮酒还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快,加重脱水症状,影响身体散热,增加中暑风险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