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五黄指的是什么

admin

“五黄”是中国江南地区端午节的传统食俗,指五种带“黄”字或色泽偏黄的特色食材,是端午祈福纳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核心是通过食用“五黄”驱邪解毒、调和阴阳,寄托家人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。

主流“五黄”食材及寓意

1. 黄鳝:端午时节的黄鳝最为肥美,民间有“端午黄鳝赛人参”的说法。黄鳝富含DHA、卵磷脂和维生素A,肉质细嫩,具有补脑健身、滋补肝肾的功效。

端午节五黄指的是什么

2. 黄鱼:端午前后是黄鱼的汛期,黄鱼刺少肉嫩、肉质呈蒜瓣状,口感鲜美。古人认为黄鱼是“时令珍品”,食用黄鱼可寓意“身强体壮、平安顺遂”,部分地区还有纪念吴王的传说。

3. 黄瓜:端午前后黄瓜大量上市,被称为“之一瓜果”。黄瓜水分充足、清甜脆口,富含维生素C,具有清热解毒、解渴生津的作用,是端午餐桌上清爽开胃的必备食材。

4. 咸蛋黄:咸蛋黄是端午咸鸭蛋的核心部分,因“黄”字入选“五黄”。咸蛋黄红沙油亮、口感细腻,寓意“富足圆满”;民间常将咸蛋黄包入粽子,认为食用后可利身体健康。

5. 雄黄酒:传统“五黄”中的关键饮品,由雄黄研磨成粉与烧酒调和而成。雄黄是一味中药,具有解毒杀菌的功效,民间认为饮雄黄酒可“驱邪避毒、百病远走”。但因雄黄含砷(有毒),现代多以普通黄酒替代,儿童则用雄黄酒在额头画“王”字(象征老虎,寓意“百毒不侵”)。

地域差异与演变

不同地区的“五黄”食材略有调整:部分地区将咸鸭蛋替换为黄豆,或加入枇杷等黄色水果;浙江平湖等地仍保留传统的“五黄”组合(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蛋黄、雄黄酒);上海等城市因雄黄酒毒性,普遍以黄酒代替雄黄酒。

文化内涵

“五黄”习俗融合了中医养生理念与民间信仰:端午正值农历五月初五,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,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辰,食用“五黄”可借助“阳、阳”之力,抑制霉运、增强体质。《白蛇传》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的传说,更强化了“五黄”驱邪的文化意义,成为江南端午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