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年初九(又称“天日”“上九日”)是民间传统中玉皇大帝的诞辰日,被视为年度重要的“吉日”。民间普遍认为此日出门办事、走亲访友或登高祈福寓意吉祥,主要依据以下传统:
“上九办事一大堆”的俗信:老祖宗认为正月初九“上九日”出门,能得到“老天爷”的庇佑,办事易事半功倍、顺顺利利。这一说法源于古人对“九”的敬畏(九为阳数之极,代表天的权威),认为此日天地清净、神灵护佑,适合开启新程或解决棘手问题。
“三六九,往外走”的传统:民间有“三六九,往外走”的谚语,强调正月初九作为“九”日,是外出的好日子。此时春节假期刚过,人们借此时机走出家门,既能感受新春气息,也能通过“动”带来好运,告别过往晦气。
登高祈福的习俗:正月初九自古有登高出游的传统(如四川达州“元九登高节”、广西融安“芒蒿节”)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“远离灾祸”。登高过程中,人们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平安、事业进步,这种活动本身也传递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
九月初九(重阳节)的忌讳
九月初九(农历九月九日)是重阳节,传统主题为“敬老”“祈寿”,但民间也有诸多禁忌,主要围绕“避凶”“敬祖”“护老”展开:
忌送菊花:菊花虽为重阳节“赏菊”“饮菊花酒”的主角,但不可作为礼物送给他人(尤其长辈)。因菊花在传统文化中多与祭祀、丧葬相关,送菊易被误解为“诅咒”,尤其忌讳送给年长者。
忌让老人远行或独自登高:重阳节又称“老人节”,核心是“尊老”。此时老人忌讳远行(怕孤独或遭遇意外),也不宜独自登高(因登高存在安全风险,且“九”与“苦”谐音,民间认为独登高易招厄运)。若有老人参与登高,需有人陪同。
忌说不吉利的话:九月初九虽为吉日,但需避免口出恶语、争吵或谈论沉重话题(如疾病、死亡)。此日讲究“和气生财”“家和万事兴”,恶语会破坏节日氛围,也可能影响全年运势。
忌动土、建房:部分地区认为九月初九是“神仙下凡”的日子,动土、建房会惊扰神灵,招致不顺。此日宜避免大型工程或破坏性活动,以示对自然的敬畏。
忌回娘家(部分地区):旧时民间有“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重阳节”的禁忌,认为此举会让婆婆“沾晦气”,影响家庭和谐。这一禁忌现多已淡化,但仍需尊重当地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