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暴力离婚如何办理

admin

根据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《民法典》之一千零四十二条明确禁止家庭暴力,将其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。

二、家庭暴力离婚的核心步骤

1. 收集家暴证据(关键前提)

家庭暴力离婚如何办理

证据是认定家暴事实、支持离婚诉求及主张损害赔偿的基础,需全面收集以下类型证据:

公安机关证明:遭遇家暴后立即报警,获取《报警回执》;要求警方 *** 询问笔录,清晰描述家暴过程(时间、地点、施暴方式、受伤情况);若家暴情节较重(如造成明显伤情)或多次发生,可申请出具《家庭暴力告诫书》(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训诫)。

医疗记录: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向医生明确说明“被家暴”受伤原因;保留病历本、诊断证明(需注明受伤部位、程度)、检查报告(如CT、X光片)、缴费单据等原件,这些材料能证明伤情与家暴的关联性。

视听资料:在安全前提下,拍摄受伤部位特写(需显示时间信息)、现场照片(如打斗痕迹、毁坏物品);保存微信、短信、录音等电子证据(如施暴者的威胁、辱骂信息,事后承认家暴的聊天记录)。

证人证言:若有邻居、亲属、朋友目睹家暴过程,可请其出具书面证言(需签字按手印);或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方式取证,证人需如实陈述家暴情况。

施暴者自认材料:要求施暴者写下悔过书、保证书(需明确写明家暴时间、地点、经过及悔改意愿),此类材料的证明力较强。

2. 提起离婚诉讼(法律途径)

撰写起诉状:

(1)首部:写明原被告基本信息(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民族、住所地);

(2)诉讼请求:明确提出“请求判决离婚”“子女抚养安排(如由谁抚养、抚养费金额及支付方式、探望时间及方式)”“财产分割请求(如房产、存款、车辆等的分割方案)”;

(3)事实与理由:简要概括双方结婚时间、生育子女情况,重点说明家暴事实(如“被告自202X年以来多次对原告实施殴打,202X年X月X日将原告打伤致软组织挫伤,经医院诊断为……”);

(4)尾部:具状人签名及日期。起诉状可为书面或口头形式,口头起诉的法院会做记录并要求签字确认。

准备证据材料:将起诉状(2份)、证据材料(结婚证、身份证、子女户口/出生证、财产证明、家暴证据等各2份)整理齐全。

向法院起诉:向被告户籍所在地或双方居住1年以上的住所地法院提交材料,到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并缴纳诉讼费用(财产分割金额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0.5%缴纳)。

3. 法院审理流程

调解:法院受理后,会先组织双方调解(这是法定必经程序)。若双方同意离婚,法院会 *** 民事调解书;若调解不成,进入开庭审理。

开庭审理:双方可委托律师 *** 诉讼;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,审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(家暴是《民法典》规定的法定离婚情形之一)、子女抚养权归属(优先考虑子女权益,家暴方可能不利于抚养)、财产分割(照顾无过错方权益)等问题。

判决:若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(如家暴情节恶劣、多次发生),会判决准予离婚;若之一次起诉离婚,被告不同意且无明显感情破裂证据,法院可能判决不准离婚(需6个月后再次起诉,第二次起诉通常会判离)。

4. 主张损害赔偿

根据《民法典》之一千零九十一条,因家暴导致离婚的,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(包括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)。主张时需提供家暴证据(如上述收集的材料),法院会根据家暴情节、损害后果等确定赔偿金额。

三、离婚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

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:若面临家暴现实危险(如施暴者威胁再次施暴),可向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居住地、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法院申请。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、家暴证据(如报警记录、伤情照片)、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书(写明请求事项,如“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”“禁止被申请人骚扰、跟踪申请人”)。法院受理后,会在72小时内(情况紧急的24小时内)作出裁定(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)。被申请人违反保护令的,法院可给予训诫、罚款(1000元以下)、拘留(15日以下)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寻求外部帮助:联系当地妇联(12338热线)、村(居)委会、司法局(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),寻求法律咨询、心理疏导、庇护场所等支持;必要时可寻求亲友或社工的帮助,暂时脱离危险环境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