昊(hào)是汉语二级规范字,上下结构,部首为“日”,总笔画8画,由“日”(象征太阳)与“天”(代表天空)会意组合而成,本义指向广阔无垠的天空。
1. 核心名词义:广阔的天空
“昊”的最基本含义是“天”,尤其强调天空的辽阔与高远。古代文献中多有此类用法,如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“浩浩昊天”、《尚书·尧典》“钦若昊天”,均以“昊天”指称苍穹;《尔雅·释天》进一步明确“夏为昊天”,郭璞注“言气皓旰”(夏天阳气旺盛,天空明亮),李巡疏“夏万物盛壮,其气昊昊,故曰昊天”,将“昊”与夏季的蓬勃气象关联,强化了“天空之广阔”的意象。衍生词“昊穹”(苍天)、“昊苍”(上帝所居的天空)均延续了这一核心义。
2. 形容词义:形容广大无边
由“天空”的本义引申,“昊”可作形容词,表示“广大、辽阔”。例如《梁书·武帝本纪上》“上达苍昊”,用“苍昊”形容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天地的广阔;成语“昊天罔极”(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),以“昊天”的无穷无尽比喻父母恩德的深厚绵长,此处“昊”强化了“无边无际”的抽象含义。
3. 特殊引申义:光明
部分古籍中,“昊”通“皓”(明亮、光明)。《汉语大词典》记载“昊”可通“皓”,如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“太昊”亦作“太皞”,“皞”指光明,故“昊”亦有光明之意,但此义较为少见。
4. 姓氏用法
“昊”也是中国姓氏之一。据《风俗通·姓氏下》记载,昊姓相传为昊英氏之后;一说源于少昊氏(古代部落首领,号金天氏)。明代有昊十九(著名制瓷艺人),现代亦有昊姓人群分布。
综上,“昊”字以“天空”为核心,延伸出“广大”“光明”的含义,并作为姓氏传承至今,其意象始终与“辽阔、包容”相关,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敬畏或情感的抒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