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万圣节的由来

admin

2025年11月1日(星期六)是的诸圣节(All Saints’ Day),中文常称“万圣节”。

2025年10月31日(星期五)是万圣节前夜(Halloween / All Hallows’ Eve),即万圣节的前一晚,也是今天大众文化中最热闹、更具代表性的庆祝时刻。

在中文语境里,常把“万圣节”指代前夜的庆祝活动,而把11月1日称为“诸圣节”。

2025年万圣节的由来

历史渊源

凯尔特传统:起源于古凯尔特人的新年节庆萨温节(Samhain),在每年10月31日举行,被视为夏去冬来、阴阳两界最易交汇之时。人们相信亡魂会在当晚归来,因此点燃篝火、以食物祭祀,并以面具与服饰装扮自己以驱避或混淆鬼灵。

罗马影响:罗马帝国扩张后,凯尔特地区逐渐吸收了罗马的果树女神波莫娜(Pomona)庆典等元素,苹果与坚果等象征丰收的习俗由此渗入后来的节庆活动。

基督宗教化:为整合地方传统,会将11月1日定为纪念所有圣徒的诸圣节;其前夜被称为All Hallows’ Eve,后演化为“Halloween”。教会亦在11月2日设万灵日(All Souls’ Day),形成纪念圣徒与追思亡者的连贯节期。

近代传播与世俗化:19世纪爱尔兰与苏格兰移民将相关习俗带到北美,20世纪逐步发展为以变装、讨糖、派对等为核心的世俗化庆典,并反向传播至欧洲与东亚等地。

为何会有两个日期

严格而言,“万圣节”指11月1日的诸圣节;而大众口中的“过万圣节”多指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(Halloween)。两者同源一体:前者是基督宗教的纪念日,后者承续了更古老的凯尔特岁末祭仪与民间信仰色彩,久而久之在前夜形成了更具娱乐性的庆祝方式。

当代庆祝的核心元素

变装与 *** :源自中世纪“驱邪扮鬼”与近代社区嘉年华传统,如今在纽约万圣节大 *** 、英国伦敦德里万圣节庆典等地标活动中尤为盛大。

Trick or Treat(不给糖就捣蛋):由中世纪“灵魂饼(soul cake)”乞讨与“善行换祝福”的习俗演变而来,现代多由儿童挨户索糖、以趣味互动替代“恶作剧”。

杰克南瓜灯(Jacko’lantern):出自爱尔兰“吝啬鬼杰克”传说,早期以萝卜或马铃薯雕刻,移民北美后改用更易取得的南瓜,成为万圣节更具辨识度的象征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