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春分对应的农历是二零二五年二月廿一(星期四),公历日期为2025年3月20日。这一日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第四个节气,标志着太阳直射赤道、昼夜平分的时刻。
春分节气的特点
天文意义
春分的“分”有两重核心含义:其一,季节平分——传统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日恰好处于春季九十天的中点,将春季均分为两段;其二,昼夜平分——春分当天,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大部分地区(除南北极点外)昼夜等长,各为12小时。此后,太阳直射点持续向北半球移动,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、黑夜逐渐变短。
气候特征
春分时节,中国大部分地区(除青藏高原、东北地区北部、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外)已进入明媚的春天,气温回升较快,天气温暖、阳光明媚。南方地区进入春季“桃花汛”期,降水逐渐增多;北方地区虽阳光充足,但仍需防范“倒春寒”——气温可能突然回落,对越冬作物(如小麦、油菜)造成冻害。东亚大槽减弱、西风带槽脊活动增强,北方多大风、扬沙天气,南方则易出现连续阴雨。
春分节气的风俗
竖蛋(立蛋)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。春分日,人们会尝试将新鲜鸡蛋在桌面上竖立起来,寓意平衡与好运。这一习俗可追溯至四千年前,其原理与春分日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平衡状态有关——此时鸡蛋重心易调整至与桌面支点重合,新鲜鸡蛋的蛋黄下沉也有助于稳定。
吃春菜
岭南一带有“春分吃春菜”的传统。“春菜”多为野苋菜(俗称“春碧蒿”),采回后与鱼片“滚汤”,称为“春汤”。民间认为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”,有助于驱散冬季积攒的浊气,祈求阖家老少平安健康。
送春牛图
古代春分有“送春牛图”的习俗。春牛图是用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及农夫耕田图样,由“春官”(民间善言唱者)送至各家。送图时会即景生情说唱吉祥话(如“春分有雨是丰年”),祝福丰收,俗称“说春”。
踏青与放风筝
春分后,气温适宜,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青。放风筝是此时重要的娱乐活动——古时风筝称为“纸鹞”“纸鸢”,形状多为燕子、鹰等鸟类,春天放飞寓意驱散“春困”、活动筋骨。如今,风筝样式更为多样,成为亲子互动的热门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