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提亲与合肖:旧时婚姻多由父母或媒人撮合,之一步需“合肖”(即双方生肖相合),避免相冲(如龙与虎、蛇与鼠等),认为相合则婚姻顺遂。现代虽淡化迷信,但生肖契合仍是长辈心中的美好期许。
2. 订婚仪式:双方同意后进入订婚环节,男方需向女方送“财礼”(包括衣物、首饰、酒席费用等),作为女方嫁妆的准备资金。旧时还会举办订婚酒席,邀请亲友见证;现多为简化,仅双方父母协商确定婚期、彩礼等事宜。
3. 择吉与嫁妆:结婚日期(俗称“好日”)由男方择定,需兼顾双方生辰八字与黄道吉日。女方需在婚前将嫁妆送往男家,传统嫁妆包括“子孙桶”(内置桂圆、红枣、花生、红鸡蛋等,寓意“早生贵子”)、铜锡器(火熜、饭锡锅等)、木箱及“三转一响”(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、收音机)或“新四件”(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、录音机)等,既是实用物品,也承载着对新人的祝福。
二、婚礼当日关键环节
1. 迎亲与哭轿:旧时迎亲多在夜间进行(称“夜婚”),寓意“避邪求吉”。新郎带领迎亲队伍(行郎)前往女方家,需经过两道“门槛”:一是女方家大门,由兄长或同辈男性“拷问”(如“新娘为何这么好?”),答对方可进入;二是新娘闺房,由伴娘、闺蜜守护,新郎需发红包“贿赂”才能见到新娘。新娘上轿前需“哭轿”(哭声越响越显孝顺),现多为落泪不言语。新娘由老嫚(经验丰富的女性长辈)搀扶,头顶红盖头,脚踩红毯或踩麻袋(寓意“传宗接代”),进入轿船或车队。
2. 拜堂与敬酒:新娘到男家后,需在司仪(太公)主持下进行“三拜”:一拜天地(感恩天地造化)、二拜高堂(感谢父母养育)、夫妻对拜(缔结誓言)。拜堂后进入洞房,新郎新娘并坐床前,老嫚喂“喜庆汤圆”(寓意“团团圆圆”),随后新郎退出,新娘与伴娘、老嫚同睡。次日早晨,男方举办“正酒”(喜宴),新娘新郎需向长辈、宾客逐一敬酒,感谢大家的祝福。
3. 喜酒与闹房:绍兴是酒乡,婚礼中“酒”是核心元素。女方出嫁前需酿“女儿酒”(又称“花雕酒”),贮藏数年至女儿出嫁时取出,作为陪嫁之用(酒坛上雕有“龙凤呈祥”“花好月圆”等吉祥图案)。婚礼上新人需喝“交杯酒”(由儿女双全的福气长辈主持,先喂汤圆再饮酒,象征“我中有你”),喝交杯酒前需撒喜糖,让围观人群争抢,增添喜庆氛围。闹房(“吵房”)是婚礼的重要环节,亲友会通过调侃、游戏考验新人,寓意“早生贵子”“婚姻长久”。
三、婚后重要习俗
三朝回门:结婚第三天,新郎需偕新娘回娘家(俗称“回门”),拜见岳父岳母。旧时需带“回门礼”(如公鸡、肉、酒、水果等,需双数,寓意“夫妻成双”),现多为水果、保健品等。女方家会设“回门宴”,新娘陪新郎向父母敬酒,饭后新娘需留宿娘家13天(旧时可达一月),再由新郎接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