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判断离初伏最近的是大暑还是处暑,需先明确初伏的时间范围及大暑、处暑的节气时间:
初伏时间:根据传统干支纪日法,初伏固定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的10天(如2025年初伏为7月20日至7月29日)。
大暑时间: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在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(如2025年大暑为7月23日)。
处暑时间: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(如2025年处暑为8月23日)。
时间差对比:
以2025年为例,初伏结束于7月29日,大暑为7月23日(初伏开始后3天),处暑为8月23日(初伏结束后25天)。显然,大暑与初伏的时间重叠度更高(初伏包含大暑节气),离初伏更近;而处暑位于初伏结束后近一个月,距离较远。
处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
处暑是秋季的节气,具体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(立秋为秋季之一个节气)。
节气含义:“处”有“止息、停留”之意,处暑标志着暑热逐渐消退,天气由热转凉(如民间“处暑天还暑,好似秋老虎”所说,虽仍有高温,但整体趋势是降温)。
时间范围:通常在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,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为处暑。
气候特点:处暑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,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加大,降水减少,气候干燥(需注意防范“秋燥”)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