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中秋博饼是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中秋民俗活动,以掷六枚骰子比拼点数组合获取对应科举等级奖品为核心,兼具竞技性与节日氛围。
1. 基础准备
参与人数:一般510人一桌(建议不超过12人,避免奖品分配过散影响体验)。
道具:6粒骰子、1个大碗(首选瓷碗,因碗壁光滑能让骰子跳跃旋转,增强游戏趣味性)。
奖品设置:传统以“会饼”为核心,按科举等级划分,设“状元”1个、“对堂”2个、“三红”4个、“四进”8个、“二举”16个、“一秀”32个(总数63个,取“七九六十三”吉利数,契合郑成功时期“郡王六十三之数”的传说);现代也可用礼品替代,但需保留等级区分。
2. 确定起博者
由桌上年长或位高者掷2粒骰子,所得点数n对应逆时针方向的第n个人,作为首轮起博者;后续玩家按逆时针顺序依次投掷。
3. 投掷与作废规则
每人每次将6粒骰子同时投入碗中(务必用瓷碗,否则骰子易静止,降低互动感);
若骰子掉出碗外,本轮结果无效,传统需“空一轮”(即下一轮暂停投掷),现代可灵活调整为继续参与,但需明确规则避免争议。
4. 奖项等级与判定
(1)常规奖项(按科举等级划分)
一秀:1个“四点”(红四更佳,传统以红四象征“福气”),得“秀才”饼,共32个,拿完为止;
二举:2个“四点”,得“举人”饼,共16个,拿完为止;
四进:4个相同点数(红四除外,如四个“一点”“二点”等),得“进士”饼,共8个,拿完为止;
三红:3个“四点”,得“探花”饼,共4个,拿完为止;
对堂:点数按16顺序排列(如1、2、3、4、5、6,不分颜色),得“榜眼”饼,共2个。
(2)状元奖项(核心亮点,按等级排序)
状元为更高奖励,需以“4个四点”为基础,叠加其他点数组合,等级从小到大依次为:
四红:4个“四点”,比较剩余2粒骰子的点数之和,大者胜(如4个四点+1+2,和为3;4个四点+3+4,和为7,后者胜);
五子登科:5个相同点数(除“五红”外,如五个“二点”“三点”等),优先比相同数字大小(“五红”>其他五子),相同则比剩余骰子点数;
状元插金花:4个“四点”+2个“一点”(象征“状元戴金花”),为状元中的“极品”,可拿走状元饼+2个对堂饼;
六抔红:6个“四点”(象征“天子”),为更大状元,传统可拿走全部奖品,但现代多调整为仅拿状元+对堂,其余分享,避免尴尬。
5. 趣味补充规则
追饼机制:若“对堂”“三红”等奖品已被领完,后续掷出该奖项的玩家,可向最近的获得者“追回”奖品(如对堂已发完,某玩家在第3轮掷出对堂,可向第2轮得对堂的玩家拿回);
氛围营造:用瓷碗增强骰子碰撞声,多人围坐互动,配合中秋赏月、吃月饼,凸显“团圆”“喜庆”的节日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