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基础身份信息:新人姓名、性别(区分“乾造”<男>、“坤造”<女>)、曾祖、祖父、父亲三代姓名;
2. 生辰八字:新人各自的农历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(如“辛亥年三月初八酉时”);
3. 婚姻关联信息:择定的结婚吉日、上下车/梳妆方位、忌讳(如伴娘生肖、冲煞等);
4. 礼仪用语:开头结尾的恭敬表述(如“顿首拜上”“合家拜上”)。
二、传统结婚八字帖书写格式
1. 纸张与布局
纸张要求:选用大红色长方形纸(传统为竖版,长约7090cm、宽约3040cm),象征喜庆;
书写方向:竖行从右至左排列(符合传统文字方向);
对称布局:若为“合婚庚帖”(男女双方各一张合在一起),需左右对称——左侧写男方信息,右侧写女方信息,每行文字对应一致(如男方年庚对应女方年庚),整体布局规整。
2. 具体内容顺序
(1)开头:恭敬致辞
以“婚眷XXX(男方长辈名字)顿首拜上”开头,体现对女方的尊重;若有媒人,可加“冰人XXX(媒人名字)同押”,表明婚姻由媒妁之言促成。
(2)新人及家庭信息
男方部分:写“乾造 XXX(新郎全名) 行X(排行,如长子为“长”) 属相(如兔) X年X月X日X时建生”(“建生”为传统固定用语,表示出生时辰);
女方部分:写“坤造 XXX(新娘全名) 行X(排行,如长女为“长”) 属相(如龙) X年X月X日X时瑞生”(“瑞生”为传统固定用语,区别于男方的“建生”);
三代信息:可选添加“曾祖XXX、祖父XXX、父亲XXX”,明确家族脉络(部分地区习俗)。
(3)婚姻相关事项
吉日与方位:写明“兹定于农历XX年XX月XX日(吉旦)为XXX(新郎)与XXX(新娘)举行婚礼”,并标注“上下车面向XX(如东方)、梳妆面向XX(如南方)大吉”(方位需结合新人八字推算,寓意顺利);
忌讳说明:标注“伴娘属X(如猪)大吉;忌属X(如虎)”(避免生肖相冲,传统认为会影响婚礼运势)。
(4)结尾:祝福与落款
以“伏以天作之合,永偕伉俪之好”之类的祝福语承接,结尾写“婚眷XXX(男方长辈名字)再顿首”(再次致敬),最后注明日期“X年X月X日”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用笔与颜色:需用毛笔书写(传统习俗),字体工整清晰(避免潦草);墨色均匀,避免过浓或过淡;
2. 信息准确性:生辰八字需核对无误(可参考户口本或出生证明),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传统寓意;
3. 习俗禁忌:男女双方八字帖需对折后密封(避免他人提前看到),待婚礼前交换(传统认为“见帖如见人”,需谨慎对待);
4. 现代简化:若觉得传统格式繁琐,可保留核心内容(姓名、八字、吉日),用现代纸张(如红卡纸)书写,但需保持对称和恭敬用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