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能不能回娘家 端午节禁止做什么

admin

端午节部分地区允许回娘家,但传统上存在禁忌,需结合地域习俗和家庭习惯灵活处理。

传统习俗中,端午节有“归宁”(回娘家)的习俗,古代女儿出嫁后难得与父母团聚,端午节被视为“女儿节”,是回娘家的重要时机。例如,北京地区五月初一到初五为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;河南新嫁女儿需带丈夫、孩子回娘家,娘家会准备夏衣、雨伞、油炸食品等礼物;闽南地区“五日节,走透透”鼓励女性回娘家团聚;湖南汨罗等地女儿携夫家成员参与娘家龙舟活动已成新风尚。

但部分地区存在“端午不回娘家”的禁忌,主要与古代宗法制度和迷信说法相关:

端午节能不能回娘家 端午节禁止做什么

古代宗法制度:古代男子为尊,女子婚后需以夫家为重心,节日需在夫家参与祭祀活动,避免将“不吉”带回娘家。

迷信说法:山东一带有“吃了娘家的端午粽,一个亲人也不剩”的说法,认为女儿回娘家吃粽子会给娘家带来霉运;还有观点认为端午是“毒月毒日”,回娘家会将邪气带入娘家。

现实考量:古代端午前后是农忙时节(如小麦收割),女儿回娘家可能影响婆家农事生产,引发家庭矛盾。

端午节禁止做的事

1. 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:端午正值“五毒”(蜈蚣、蝎子、蛇等)活跃期,鲜艳颜色易吸引毒虫攻击,传统认为应穿素净衣物避邪。

2. 忌下水游泳:老话“不怕七月十五的鬼,就怕端午的水”,端午梅雨季水流湍急、水温寒凉,易发生溺水;且端午节纪念屈原(投江自尽),下水被认为不吉利。

3. 忌说“端午快乐”:端午节有祭祀屈原、驱毒辟邪的性质,应说“端午安康”,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对平安的祈愿。

4. 忌杀生、见血:端午是纪念屈原、曹娥的日子,应心怀善念,避免杀生或见血,图个吉利。

5. 忌夫妻同房:农历五月被称为“恶月”,五月初五等“九毒日”被认为是阴阳相争、毒气最盛的日子,同房易损耗元气,古人认为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。

6. 忌丢失香囊、五彩绳:香囊用于驱逐“五毒”,五彩绳象征吉祥,丢失被认为会失去吉物的保护作用,削弱辟邪效果。

7. 忌送粽子整串或特定人群:送粽子不能送整串(有“送煞”之意);忌送粽子给病重者或刚逢变故者,以免被误解为不吉利。

8. 忌去野外、医院等阴气重的地方:野外、深山、河边等是“五毒”聚集地,易遭受攻击;医院、殡仪馆等阴气重,端午去易沾染“晦气”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