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曲剧包公辞朝选段

admin

《包公辞朝》是河南曲剧经典剧目,以包拯“辞朝归乡”的核心事件为线索,融合忠义、民生与家国情怀,其中“十二月农事”“十八哭”“宋王哭令公”等选段尤为经典,生动展现了包拯的刚正、睿智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
一、“十二月农事”选段:农家乐胜似为首相

这是包拯向宋王辞朝时的核心唱段,以“春雨惊春清谷天”的二十四节气歌开篇,用通俗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场景,充满烟火气与生活感。唱词中,包拯自述“自幼耕读在山乡,老臣我熟知庄稼行”,随后逐一铺陈:正月里“大闹元宵喜欲狂”,万岁坐昭阳也不及;过罢了元宵“牵牛扶犁挑粪筐”,一路走来一路唱,胜似宫墙笙歌;春种时节“春种夏耘汗湿土”,为得秋收和冬藏;五月芒种“男女老少上南岗”,收麦、扬场忙得欢,吃捻馔、过端阳,“炸油香、饮雄黄”胜似琼林玉宴;六月锄草“头枕锄杖睡一觉”,强似龙凤床;七月八月“秩谷子早秋都进了场”,玉米、大豆堆满仓;九月十月“摘了棉花收蔬菜”,种麦备来年;冬月腊月“农事已毕聚一堂”,杀猪宰羊、天伦之乐笑声扬。最后以“耕樵渔读臣在行,农家乐胜似我为首相”点题,表达了包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淡泊。

河南曲剧包公辞朝选段

二、“十八哭”选段:哭忠良悲从中来

“十八哭”是宋王得知杨家将蒙冤后的哭祭唱段,串联了十八个历史典故,借古讽今,抒发对忠良的痛惜之情。唱词中,宋王哭老令公“两狼山为国丧命,大宋朝失栋梁伤了股肱”,感慨“幽云十六州民不聊生”;哭杨家“率七郎和八虎为国尽忠”,赞其“忠心耿耿,大敌前不屈节”;随后以“想古人忠义事倍觉伤情”过渡,列举贾谊哭圣主、屈平哭郢都、比干哭龙逢、俞伯牙哭子期、管夷吾哭鲍卿、孙膑哭庞涓、孟姜女哭长城、曹操哭郭嘉、孔明哭周瑜、刘备哭关张、杨仪哭孔明、刘谌哭祖庙、曹奂哭魏公、尉迟敬德哭薛礼、薛刚哭薛猛、太祖哭高老鹞、太宗哭赵普、曹奂哭郑子明等十八位历史人物的忠义故事,层层递进,将悲痛之情推向 *** ,最终以“有孤王今日哭令公,哭一声老令公阵前丧命,大宋朝倒塌了万里长城”收尾,凸显杨家将的牺牲对国家的重大损失。

三、宋王哭令公选段:悲叹失去栋梁

这是宋王在哭祭杨令公时的经典唱段,唱词简洁有力,情感真挚。宋王以“老令公两狼山为国丧命”开篇,直点杨令公的牺牲;接着感慨“大宋朝失栋梁伤了股肱”,将杨令公比作国家的支柱,失去他如同大厦倾颓;随后“叹幽云十六州民不聊生”,点出杨家将镇守边疆的重要性,失去杨家将后,边塞不再安宁,百姓流离失所;最后“有孤王今日哭令公,哭一声老令公阵前丧命,大宋朝倒塌了万里长城”,将杨令公的牺牲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表达了宋王对忠良的依赖与失去后的痛苦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