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地图”是阳宅风水立向的核心理论框架,以八卦方位为基础,结合二十四山向(将周天360度分为24份,每份15度)的精细划分,用于精准判断房屋朝向的吉凶。其本质是通过“坐”(静、稳、阴)与“向”(动、阳、纳气)的阴阳平衡,结合天体运行、五行生克及环境形煞,实现“藏风聚气”的风水目标。
一、“天地图”的核心基础:八卦与二十四山向
1. 八卦方位:
八卦是“天地图”的底层逻辑,对应八个基本方位及属性:
北方:坎(水)、艮(土);
东方:震(木)、巽(木);
南方:离(火)、坤(土);
西方:兑(金)、乾(金)。
其中,坎(北)、离(南)、震(东)、兑(西)为“四正”方位,代表四季(春、夏、秋、冬)与昼夜(白天、晚上)的核心节点;艮(东北)、巽(东南)、坤(西南)、乾(西北)为“四维”方位,连接四正,代表过渡与平衡。
2. 二十四山向:
在八卦基础上,加入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与八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,形成24个方位(每山15度)。例如:
北方:子山(正北)、癸山(北偏东)、壬山(北偏西);
南方:午山(正南)、丁山(南偏西)、丙山(南偏东);
东方:卯山(正东)、乙山(东偏南)、甲山(东偏北);
西方:酉山(正西)、辛山(西偏北)、庚山(西偏南)。
二十四山向是阳宅立向的精准工具,用于判断房屋与周边环境的五行生克(如坐山属土,向方属水,需避免水克土)。
二、“坐”与“向”的阴阳平衡原则
“坐”是房屋的背面(靠山),需符合“阴、静、稳”的特性;“向”是房屋的正面(朝向),需符合“阳、动、纳气”的特性。具体要求:
坐方宜阴:选择秋冬季节、晚上对应的方位(如兑、乾、坎、艮),这些方位阳气较弱、阴气较重,符合“坐如磐石”的稳定要求;
向方宜阳:选择春夏季节、白天对应的方位(如震、巽、离、坤),这些方位阳气充足、生气旺盛,符合“向如朝阳”的纳气要求;
忌坐地支:地支(如子、午、卯、酉)五行过强(如子山属水,水势过旺),或含太岁、神杀(如子山有“岁破”煞),易导致宅运波动;宜选天干(如壬、癸、丙、丁),天干五行纯正,无煞气干扰。
三、常见吉利坐向与吉凶解析
根据“天地图”理论,阳宅的吉利坐向需结合三元九运(如20042023年为“八运”,20242043年为“九运”)与环境形煞(如山、水、道路)调整,以下为传统认为的吉利坐向:
1. 壬山丙向(坐北偏西向南偏东):
旺方位:南方(财位)、西南方(贵人位)、北方(事业位);
凶方位:西方(是非位)、西北方(健康位)、东北方(桃花位)、东南方(子女位);
说明:适合20042023年八运,大门开在西南方(旺气方),可纳南方财气,利于事业发展。
2. 子山午向(坐正北向正南):
旺方位:南方(财位)、西方(事业位)、东北方(贵人位);
凶方位:东方(是非位)、东南方(子女位)、西北方(健康位);
说明:为“天地子午线”,正南正北朝向,利于通风采光,适合长期居住,但需避免东方、东南方的形煞(如电线杆、尖角)。
3. 癸山丁向(坐北偏东向南偏西):
旺方位:南方(财位)、西方(事业位)、东北方(贵人位);
凶方位:东方(是非位)、东南方(子女位)、西北方(健康位);
说明:为“女命当权”的坐向,适合女性主导的家庭,大门开在中门(南方),可聚财,但需注意东方、西北方的病符煞。
4. 艮山坤向(坐正东北向正西南):
旺方位:南方(财位)、东北方(事业位);
凶方位:西方(是非位)、西北方(健康位)、东方(桃花位)、东南方(子女位);
说明:2024年后(九运)的潜力坐向,大门开在南方(旺气方),可纳西南方财气,但需避免东北方的形煞(如高楼、烟囱)。
四、“天地图”的实际应用要点
1. 确定坐向的 *** :
普通住房:以门定向(门朝哪个方向,向即为该方向,坐为对冲方向,如门朝乾方,坐为巽方,称“巽山乾向”);
城市单元楼:以阳台更大采光面定向(阳台大的一侧为向,坐为对冲方向,如阳台朝坤方,坐为艮方,称“艮山坤向”);
整栋大楼:以整体建筑朝向定向(如大楼主要窗户朝壬方,坐为丙方,称“丙山壬向”)。
2. 结合环境调整:
避开形煞:向方不宜对着高楼、电线杆、尖角等“尖角煞”;坐方不宜对着河流、道路的反弓处(“反弓煞”);
配合五行:坐山与向方的五行需相生(如坐山属土,向方属火,火生土),避免相克(如坐山属水,向方属土,土克水);
参考流年:根据当前三元九运调整布局(如2024年后进入九运,可加强南方、西南方的布局,如放置绿色植物、红色装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