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选址原则(先看环境,再定方位)
光照:选择背风向阳、光照充足的位置,香椿喜光、喜温,生长更健壮、萌芽更多。避免长期遮阴的角落。
地形与排水:优先坡地中上部或高燥台地,避免低洼易积水处;平原地区只要排水良好也可栽植。
土壤:以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佳,pH 5.5~8.0均能适应。
水源:靠近河边、沟谷冲积土等地水分条件好,但务必做到排水通畅,切忌根部久渍。
靠近建筑:可栽于房前屋后、村边渠旁、路边沟边、田埂地头等便于管理的位置。
二、家庭庭院的实用摆放
距离与安全:与房屋基础保持≥3米,避免紧贴墙体与地基;远离地下管线与化粪池。
采光与遮阴:尽量不遮挡南向采光;若院内有多个方位可选,优先东侧或东南侧,上午日照柔和、冬季冻害风险低。
采摘与管理:靠院墙或栅栏栽植便于搭架与采摘,同时减少对院内活动空间的干扰。
风水取位(可选):若在意传统,常取东方(属木)寓意生长与长寿;并注意树冠不要正对大门形成压迫感。
三、不同栽植方式的推荐间距
栽植方式 | 行距 | 株距 | 适用场景
大冠稀植 | 6.0~8.0米 | 0.8~1.0米 | 大树冠、通风好、管理较粗放
矮化密植 | 1.5~2.0米 | 0.5~1.0米 | 家庭庭院、采芽为主
高密度密植 | 1.0米 | 0.2~0.3米 | 短期多茬采芽、精细管理
丛状栽植 | 2.5~3.0米(丛距2米,每丛3株) | 每丛内0.3~0.5米 | 山坡地、增强群体抗逆性
以上间距有利于通风透光与稳产,家庭庭院建议优先选择矮化密植规格,便于管理与采摘。
四、这些位置尽量避免
低洼积水或排水不畅的地块(易烂根)。
长期遮阴处(如大树北侧、建筑阴影区),会导致萌芽少、树势弱。
紧邻井口、化粪池或地下管线(根系破坏与卫生风险)。
风口/强风带(易风折,新栽幼树尤其要避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