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经里比较有内涵的字

admin

1. 窈窕(yǎo tiǎo)

出自《周南·关雎》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本义为文静美好的样子,后引申为女子端庄娴雅、气质出众的代称。在诗中,它不仅描绘了女子的仪态,更寄托了古人对“贤淑美德”的推崇,成为后世形容女子内在与外在统一的经典词汇。

2. 淑(shū)

诗经里比较有内涵的字

《诗经》中高频出现的道德标签,如《周南·关雎》“窈窕淑女”、《邶风·燕燕》“终温且惠,淑慎其身”。本义为善良、贤德,强调女子温柔敦厚、恭顺谨慎的品德,是古代“妇德”的核心内涵,也延伸为对君子品行的要求(如“淑人君子”)。

3. 炜(wěi)

出自《邶风·静女》“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”,本义为光彩鲜明、明亮的样子,常用来形容玉器、服饰或光线的绚丽。在诗中,它既描绘了“彤管”的华美,更隐含对女子的赞美——如彤管般光彩照人,成为“美好”的具象化符号。

4. 静(jìng)

《诗经》中常见的性格修饰词,如《邶风·静女》“静女其姝”、《郑风·女曰鸡鸣》“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”。本义为安静、宁静,引申为女子文静内敛、从容不迫的气质,也延伸为家庭或社会的和谐状态(如“琴瑟静好”),体现了古人对“平和之美”的向往。

5. 玉(yù)

《诗经》中象征高洁、珍贵的意象,如《召南·野有死麕》“有女如玉”、《秦风·小戎》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”。玉在古代是品德的象征(如“君子比德于玉”),诗中用玉比喻女子或君子,既赞美其外貌的温润,更强调内在的纯洁与高尚。

6. 惠(huì)

出自《邶风·燕燕》“终温且惠,淑慎其身”,本义为温柔、仁慈,强调女子温柔体贴、心地善良的品德。在诗中,它与“淑”结合,构成了古人对“贤妻良母”的理想期待,也延伸为对他人的关怀与体谅(如“惠及他人”)。

7. 如(rú)

《诗经》中常见的状态描述词,如《鄘风·君子偕老》“展如之人兮,邦之媛也”、《齐风·猗嗟》“猗嗟娈兮,清扬婉兮”。本义为像、如同,常用来比喻人的容貌或气质(如“如花”“如玉”),也延伸为“符合期望”的美好状态(如“如愿以偿”),体现了古人对“恰到好处”的审美追求。

8. 颀(qí)

出自《卫风·硕人》“硕人其颀”,本义为身材修长,常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的挺拔身姿。在诗中,它与“硕人”(高大的人)结合,描绘了人物的健美体态,成为后世形容身材匀称的经典词汇,也隐含对健康与力量的赞美。

这些单字不仅是《诗经》语言艺术的结晶,更承载了古人对美德、美貌、和谐的追求,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与日常表达中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