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翡翠手镯的水头

admin

翡翠的“水头”是行业对翡翠透明度及水润感的核心评价指标,指光线在翡翠内部透射的范围和深度,与种(质地结构)、底子(内部杂质、颗粒细腻度)共同构成翡翠的品质基础。“水头足”的手镯光线能深入内部,呈现晶莹剔透、饱满水润的视觉效果;“水头短”的则显得呆板、不通透。

二、判断翡翠手镯水头的主要 ***

1. 手电筒垂直照射法(最常用)

如何看翡翠手镯的水头

将手电筒垂直贴近手镯表面(避免斜射造成光晕偏差),观察光线穿透后在手镯内壁形成的光晕大小。行业普遍采用“三分水”分级:

一分水:光晕直径约3mm(光线穿透约1cm),属于中等水头;

二分水:光晕直径约6mm(光线穿透更深),属于较好水头;

三分水:光晕直径约9mm(光线几乎直穿),属于顶级水头(多见于玻璃种、冰种)。

光晕越大、边界越清晰,说明水头越足。

2. 自然光透射观察法

选择中午强自然光(或阴暗环境下用强光辅助),将手镯对着光源转动,观察其透光情况:

光线能穿透整个手镯,内部结构清晰可见(如冰种的“冰渣”、糯种的“米汤感”),且无明显阴影遮挡,说明水头好;

光线仅能穿透表层,内部昏暗或有大片阴影,说明水头差。

3. 直观透明度判断

将手镯贴近眼睛,透过镯身看背后的物体(如文字、图案):

能清晰分辨背后细节(如报纸上的小字),说明水头极佳(类似玻璃的透明度);

能模糊看到轮廓但不清晰,说明水头中等(如糯种);

几乎看不到背后物体,说明水头差(如豆种)。

4. 手触质感辅助法

水头好的翡翠手镯,密度更高、结构更致密,触摸时有明显的凉爽感(比普通石头更凉),且表面光泽柔和自然(类似油脂或玻璃光泽)。若手镯表面粗糙、有毛刺或温度偏高,多为水头差或造假(如注胶)的表现。

三、影响水头判断的注意事项

颜色干扰:颜色过深(如满绿)会吸收部分光线,降低透光性,即使水头不错,也可能显得“闷”;颜色浅(如淡绿、无色)则更易显水头。判断时需结合颜色综合考量。

厚度影响:手镯越薄,透光性越好,水头显得更足;越厚则相反。购买时需确认手镯厚度(如“扁条”“圆条”),避免因厚度误判水头。

工艺影响:抛光、打蜡等工艺能提升手镯光泽,增强水头感。但需注意,过度抛光可能导致“贼光”(不自然的光泽),反而掩盖真实水头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