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易经·乾卦·象传》,是《易经》更具代表性的名言之一。天(自然)的运动刚强劲健,昼夜交替、四季轮回从不停止,君子应效法这种精神,奋发图强、永不止步。它强调人应具备进取之心,即使遭遇挫折也不灰心丧气,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。
2、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出自《易经·坤卦·象传》,与“天行健”并称为《易经》的“乾坤二德”。大地以宽广浑厚的胸怀包容万物、滋养众生,君子应效法大地的品德,增厚美德、宽厚待人。这句话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准则,更强调“德”是承载福报的基础——没有足够的德行,即使拥有财富或地位,也难以长久保持。
3、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
出自《易经·系辞下》,是《易经》关于“变化”的核心智慧。事物发展到极限(穷尽)时,必须主动变革;变革后才能打通阻碍(通达);通达之后才能持续发展(长久)。它提醒人们: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,面对困境时要敢于突破固有模式,才能化险为夷、持续前进。
4、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
出自《易经·坤卦·文言》,是《易经》对“善恶因果”的深刻。长期积累善行的家庭,必然会有多余的福泽惠及后代;长期积累恶行的家庭,必然会有多余的灾祸降临。这句话并非迷信,而是强调个人与家族的行为对未来的影响,倡导人们多做善事,为自己和后代积累福报。
5、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
出自《易经·既济卦·象传》,意为君子应提前思考可能出现的祸患,并做好预防措施。它体现的是《易经》“防患于未然”的忧患意识——即使当前处于安定状态,也不能放松警惕,要预见潜在的风险并采取行动。这种智慧提醒人们:危机往往隐藏在顺境中,只有时刻保持清醒,才能避免突如其来的灾祸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