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拜先(拜长辈):新娘婚后需在嫂子或婶子的带领下,手持红毡向本族近门长辈逐一磕头行礼,表达对长辈的尊敬。受礼者通常会给予新人礼金(如红包),作为对新人的祝福和认可。
2. 添箱:婚礼第二天,新娘的哥哥或弟弟会为新娘送来一身新衣服,寓意对新娘的关照和疼爱,也象征娘家对女儿婚后生活的支持。
3. 回门(归宁):婚后之一次回娘家是传统重要礼节,又称“拜门”“行拜门礼”。新婚夫妇需一同前往,新娘家会设宴款待(多用家常菜如回锅肉、豆花等),女方亲友也会借此机会会见新女婿。部分地区有“一月不空房”的习俗,即女方家在婚后一个月内不得留新人在家中常住,需等到满月后再接回同住。
二、婚后延伸风俗规矩
1. 上门礼(送三朝礼):部分地区(如长江中下游、杭州)有“送三朝”的习俗,即新娘出嫁后第三天,娘家母亲携带花冠、彩缎、禽蛋、果物等礼品(必备油、蜜、女红)到男方家看望女儿,称为“暖女”之礼的演化。男方家会设宴款待(称为“喝会亲酒”),增进两家感情。
2. 试厨(试新媳妇手艺):婚后第三天,新媳妇需在伴娘陪同下进入厨房,祭拜灶神后开始煎豆腐(部分地区为炒菜)。伴娘会念吉语(如“豆腐煎得黄,来年生个状元郎;豆腐煎得跳,新郎坐八轿”),寓意新媳妇勤快、家庭富裕。这一习俗既考验新媳妇的厨艺,也象征她融入婆家生活的开始。
3. 哭嫁后续(藏鞋、哭别):部分地区的哭嫁习俗延续至婚礼当天:新娘会将亲手做的鞋垫压在嫁妆箱底,或藏在红袄、绿裤中带走,寓意“带走娘家的牵挂”;母亲则会哭着向女儿交代“夫妻和睦、孝敬公婆”等为妇之道,母女俩抱头痛哭,表达不舍之情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