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个木一个盈”组成的字是“楹”,读音为yíng(与“盈”同音)。
“楹”字的核心含义
1. 名词:厅堂前部的柱子
“楹”的本义是传统建筑中厅堂前部独立支撑房梁的柱子,因位置显要(通常位于入口或正厅前方),且需承受屋顶重量,故材质多选用坚实木材(如楠木、檀木),后期常被装饰为“楹柱”(如刷朱红漆、雕刻花纹)。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,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“有觉其楹”(形容宫室前的柱子高大挺拔)、《春秋·庄公二十三年》“丹桓宫楹”(将桓公宗庙的楹柱涂成红色,象征尊贵)。
2. 量词:古代计算房屋的单元
“楹”也是古代房屋数量的计量单位,通常“一间房屋”对应“一楹”(或理解为“一列柱子”代表“一间房”)。例如《新唐书·隐逸传·陆龟蒙》“有田数百亩,屋三十楹”(意为拥有三百间房屋),此处“楹”明确作为房屋数量的量词使用。
“楹”字的常见组词
楹联:贴于楹柱上的对联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(如春节贴的“春联”即属于楹联);
门楹:大门两侧的柱子,常作为装饰重点(如古代豪门府邸的门楹会雕刻吉祥图案);
楹柱:泛指厅堂前的柱子(如“宫殿的楹柱刻满了龙纹”);
连楹:指两根相对的楹柱(或形容房屋规模大,“连楹”即多间房屋相连)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