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基本原则与概念
大运是人生阶段性的十年一运,以命局与天时之气的交互为核心,体现“时势造英雄”的规律。排大运以月柱为基点,方向由年干阴阳+性别决定,口诀:阳男阴女顺,阴男阳女逆。其中“阳年干”为: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;“阴年干”为: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。大运的起算点不是自然年,而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节为准(非十二气)。
二 标准步骤
1) 确定顺逆
规则:阳男阴女顺,阴男阳女逆。即年干为阳且为男(或年干为阴且为女)→顺行;反之为逆行。顺行按月柱干支在六十甲子中向后排,逆行则向前排。
2) 计算起运岁数
起算点:顺行从出生时起顺推至出生后之一个“节”;逆行从出生时起逆推至出生前最近一个“节”。
换算:按命理常用法“三天一岁,一天四个月,一个时辰十天”。例如:顺行共18天→18÷3=6岁起运;逆行共14天→14÷3=4岁余2天→约4岁8个月起运。实务中常把余数按月/日折算,精确到日时需结合所用流派口径。
3) 排出大运干支
以月柱为起点,按六十甲子顺序(顺行向后、逆行向前)依次列出每步大运干支,每步十年。起运后到交运时点所经历的岁月,按上面的换算折入之一步大运的前几年中。
4) 列出时间段
以“起运年龄”为起点,依次每10年换运。例如:3岁起运且之一步大运为“丁卯”,则3–12岁行丁卯,13–22岁行戊辰,依此类推。
三 快速示例
示例A(顺排):男命,年干为癸(阴)→属“阴男”,应逆排。若出生在某年“立秋后第7天5小时”,则逆推至“立秋”共7天5小时;7÷3=2岁余1天→约2岁4个月起运;月柱若为己未,则大运依次为:戊午、丁巳、丙辰、乙卯…。
示例B(逆排):女命,年干为庚(阳)→属“阳女”,应逆排。若出生在“立夏前4天”,逆推至“清明”共26天→26÷3=8岁余2天→约8岁8个月(常按8岁或9岁计)起运;月柱若为庚辰,则大运依次为:己卯、戊寅、丁丑…。
四 关键细节与易错点
只看“节”不看“气”:计算起运时以十二“节”为准(如立春、惊蛰、清明…),不是十二“气”。
必须用节气精确时刻:需查询出生地当年节气的准确时刻(到分钟),再据此计算天数与折算月日。
真太阳时校正:出生时间建议换算为真太阳时后再推算起运天数,跨时区/高纬度地区尤需注意。
交运前后波动:交运时点前后数日/数月事件较多,交运时间越精确,判断越稳妥。
大运干支的十神:将每步大运的天干、地支分别与命局日主论生克,得出十神结构,用以配合四柱、流年综合研判。
换运时间点:换运年份往往有波动,需结合流年具体分析,避免机械化断语。
五 常见分歧与取舍
“每步大运内天干地支各主五年”之说:部分流派采用,亦有不同观点,实务中以所学体系为准,保持前后口径一致即可。
余数折算口径:主流为“三天一岁,一天四个月,一个时辰十天”;也有在余数处理上采用“四舍五入”或细化到“1小时=5天”等做法,务必在同一命盘中保持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