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车(古称“压轿”)是中国传统婚俗的重要环节,源于“新娘乘坐的轿(车)不可为空”的禁忌,旨在通过童子的阳气驱散邪煞、守护新娘安全,同时象征“早生贵子”“代代富贵”的美好祝愿。如今虽不再用轿子,但压车习俗仍作为婚礼的喜庆环节保留。
二、压车人的选择要求
1. 性别与年龄:传统上优先选择男孩(因“男为阳”的观念),认为可增加新娘怀男孩的几率;现代观念开放,男女童均可,但需性格乖巧、不易哭闹(避免影响婚礼氛围)。
2. 身份关系:通常为新娘的弟弟、妹妹或女方家直系亲属的小孩(如堂弟、表妹),部分地区也可由女方闺蜜的小孩担任,但需提前沟通确认。
3. 着装规范:压车人需穿新人专门购置的新衣服(如红色、金色等喜庆色),体现对新人的尊重和对婚礼的重视。
三、压车的主要流程与讲究
1. 位置要求:压车人需坐在婚车的“新娘位”(即新人原本要坐的主驾驶后方或后排中间位置),象征“守护”新娘;新娘上车后,压车人改乘副驾驶(方便跟随车队移动)。
2. 红包互动:接亲队伍抵达女方家时,压车人需“坚守岗位”,女方亲友需通过哄劝(如给零食、讲吉祥话)让其下车,男方需提前约定红包金额(常见200400元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;部分地区给100元寓意“百年好合”,或1000元以上象征“长长久久”)。严禁恐吓或强制拉扯,过程需保持喜庆,时长约2030分钟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1. 禁止行为:压车人不得在车内大哭大闹、乱动婚车设施(如撕扯装饰),以免破坏婚礼的吉利氛围。
2. 现代演变:部分地区简化了“压车”环节,仅保留“新娘位坐女方亲友”的形式,红包金额也更灵活(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整);若新人不刻意追求传统,也可省略此环节,但需提前告知女方亲友,避免误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