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虎是什么意思 白虎有何含义

admin

白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(四方神灵)之一,与青龙、朱雀、玄武共同代表四方,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,被称为西方之神和战伐之神,也是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神兽之一。

起源与文化演变

1. 图腾起源:源于原始部落对虎的图腾崇拜,虎因勇猛无双被视为祖先与神灵的象征,西南土家族、彝族等民族仍有崇虎传统(如称首领为“虎王”、用虎头鞋/枕辟邪)。

白虎是什么意思 白虎有何含义

2. 星宿起源:来自古代天文学的“四象”划分,西方七宿(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觜、参)连起来像一只跨步向前的猛虎,因西方属金、色白,故称“白虎”。

3. 体系形成:先秦《礼记·曲礼》已有“左青龙而右白虎”的方位记载,汉代受五行学说影响,四象与五行、四季结合(白虎主西方、属金、主秋),道教兴起后神格化,成为守护神与祥瑞象征。

文化象征与含义

1. 方位与五行:代表西方(古代地图“左东右西”),五行属金,是西方七宿的象征,也代表地上的“右方”。

2. 神力与祥瑞:具有避邪、禳灾、祈丰及惩恶扬善、发财致富、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,古人认为其是权势、尊贵的象征(如古代军队用白虎旗、兵符用白虎像)。

3. 仁政与凶象:若统治者施行仁政,白虎则“不害物”(如《宋书·符瑞志》“王者不暴虐,则白虎仁,不害物”);在风水学中,若地形呈现“白虎衔尸”(白虎位过于突出或阴暗),则被视为凶象,预示灾祸。

4. 战神与武神:因虎的勇猛,白虎被视为战神、武神,古代猛将(如唐代罗成、薛仁贵)常被比喻为“白虎星下凡”,象征骁勇善战。

民间信仰与应用

1. 图腾崇拜:西南土家族、彝族等民族将虎视为祖先符号(如彝族称“虎”与“神”同音,女神称为“木戛喇”),虎年、虎日被视为吉年吉日,婚丧嫁娶、修房造物等活动多选虎日。

2. 吉祥物与禁忌:古人用虎形物品(如虎头鞋、虎头枕)为孩子辟邪驱灾;但“白虎”也有负面说法,民间认为“白虎”是口舌、是非之神(如祭白虎民俗,惊蛰日驱赶白虎以避免是非)。

3. 艺术与建筑:白虎形象常见于古代神话、建筑、绘画、雕塑等,如战国漆箱盖星图、汉代“四灵瓦当”、唐代李道坚墓壁画(羽人驭白虎),均以白虎象征威武与守护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