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和立春有什么区别

admin

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之一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交节;春分是第四个节气,在每年公历3月19日至22日交节。立春在前,春分在后,两者间隔约40天。

2. 含义侧重不同

“立”是“开始”的意思,立春标志着天文春季的正式开始,意味着冬季结束、万物复苏,是一年四季循环的起点;“分”是“平分”的意思,春分有两层含义——一是昼夜平分(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),二是平分春季(传统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恰好处于春季中间)。

春分和立春有什么区别

3. 天文位置不同

立春时,太阳到达黄经315°,太阳直射点仍在南半球(约南纬10°左右),北半球仍处于冬季向春季过渡的阶段;春分时,太阳到达黄经0°(称为“春分点”),太阳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昼夜均分,此后太阳直射点持续向北移动。

4. 气候特征不同

立春时节,气温虽开始回升,但仍受冬季残余冷空气影响,乍暖还寒: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0℃以下,南方地区多在10℃以下,仍有降雪或低温天气;春分时节,气温进一步升高,春意盎然: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升至0℃以上(北方部分地区可达10℃以上),南方地区百花盛开、杨柳依依,但偶尔会有“倒春寒”现象。

5. 物候现象不同

立春的三候为:“东风解冻”(春风带来温暖,冰雪开始融化)、“蛰虫始振”(冬眠的动物感受到春意,开始苏醒活动)、“鱼陟负冰”(河里的冰开始融化,鱼游动时像背着碎冰);春分的三候为:“玄鸟至”(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)、“雷乃发声”(春雷开始出现,预示降雨增多)、“始电”(闪电开始伴随雷声出现)。

6. 农事活动不同

立春是农耕准备的开始:主要农事活动包括制定全年生产计划、春地运肥(将肥料运到田间)、耙耢保墒(平整土地、保持土壤水分)、检修农机具、加强大棚瓜菜管理等,为后续春播做准备;春分是农忙的关键时期:此时气温回升、土壤解冻,主要农事活动包括小麦起身追肥浇水、棉花干籽播种或 *** 营养钵、地瓜上炕育苗、植树造林、果树嫁接修剪等,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。

7. 习俗活动不同

立春的传统习俗多与“迎春”“祈福”相关:如“咬春”(吃萝卜、春饼等,象征迎接春天)、“打春牛”(鞭打春牛模型,寓意唤醒耕牛、开始春耕)、祭春神(祭祀句芒神,祈求风调雨顺)、祭太岁(祈求平安顺遂);春分的习俗则更注重“平衡”与“自然”:如“竖蛋”(尝试将鸡蛋竖立在平面上,象征昼夜平衡)、“春祭”(祭祀祖先,缅怀先人)、“粘雀子嘴”(给田边放置无馅汤圆,防止鸟类啄食庄稼)、放风筝(享受春日气息,祈求健康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