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节,又称重阳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,其核心发祥地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。这一结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、民俗传承及官方认证支撑。
一、发祥地的核心依据
1. 民俗传说溯源:东汉时期,上蔡人桓景随仙人费长房游学。费长房警示桓景,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将作乱,需让家人“佩茱萸绛囊、登高饮菊花酒”避祸。桓景依言行事,带领乡亲登高避灾,家畜代人受瘟疫之害。此后,上蔡及周边百姓为纪念此事,每年九月九日延续登高、佩茱萸、饮菊花酒等习俗,逐渐形成重阳节的核心传统。
2. 官方认证:2005年12月,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“中国重阳文化之乡”;2011年6月,上蔡重阳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些认证明确了上蔡在重阳节起源中的核心地位。
二、文献与遗迹的支撑
1. 古籍记载:南朝梁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明确提到“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……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囊,盖始于此”,直接将重阳习俗的起源指向汝南郡上蔡一带。
2. 遗迹留存:上蔡县的蔡侯望河楼(古蔡八景之一“芦岗拥翠”的核心景观),是蔡侯登高望河的旧址,也是早期重阳登高的场所。其东邻蔡国故城宫殿,西接汝河故道,至今仍是当地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场地,印证了上蔡与重阳习俗的深厚关联。
三、习俗的传承与发展
上蔡的重阳习俗历经千年传承,至今仍保留着鲜明的地域特色:
登高:以蔡侯望河楼、芦岗山为核心,每年重阳节吸引大量群众登高祈福;
佩茱萸:当地仍有 *** 茱萸绛囊的传统,用于驱邪避灾;
饮菊花酒:菊花种植成为当地特色产业,重阳节期间菊花酒成为必备饮品;
文化节:自2003年起,上蔡连续举办“中国·上蔡重阳文化节”,通过文艺表演、非遗展示、敬老活动等形式,推动重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综上,九九节(重阳节)的来历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紧密相连,其民俗传统源于东汉时期的传说,经千年传承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