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传统与择日学中,“四离日”(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的前一天)与“四绝日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前一天)被视为“阴阳失衡、气场混沌”的特殊日子,诸多重大事项需避开,具体禁忌如下:
一、“四离日”与“四绝日”的定义
四离日:源于《玉门经》“离者,阴阳分至前一辰也”,指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的前一天(如2025年四离日为3月19日、6月20日、9月22日、12月20日)。
四绝日:同样出自《玉门经》“四绝者,四立前一辰也”,指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前一天(如2025年四绝日为2月2日、5月4日、8月6日、11月6日)。
两者均因季节交替、五行偏枯(如立春前一天木旺水绝、夏至前一天火旺木绝)或阴阳过渡(如春分昼夜平分、阴阳各半),被传统认为“气场不稳定”,易对人事产生不利影响。
二、主要禁忌事项
1. 婚嫁与订婚
传统择日学严格禁止在四离四绝日举办婚礼、订婚或签订终身大事。理由是此时宇宙气场“混沌未开”,阴阳失调,易导致婚姻“不长久”或“出现裂痕”。民间俗语“四离四绝不嫁娶”,便是对此禁忌的。
2. 搬家与动土
搬家、入宅、装修、起基建房等活动需避开四离四绝日。古人认为,此时天地气场“新旧交替”,搬动家具或破土会“扰动不稳定的气场”,易引发家庭不和、财运流失或施工小故障(如墙面开裂、水电不畅)。
3. 开业与上任
创业、开公司、入职新岗位或重要项目启动,应避免选在四离四绝日。传统观念认为,此时“事业根基未稳”,易遇“阻碍”或“小人”,影响事业长期发展。
4. 出行与远游
长途旅行、出差或探亲尽量避开四离四绝日。此时气候多变(如节气交替时易出现暴雨、降温),且气场不稳定,易增加旅途风险(如延误、受伤)或遇到不顺心的事。
5. 身体养护
四离四绝日需特别注意情绪管理与身体防护:
忌熬夜、剧烈运动(如跑步、健身),以免损耗阳气、扰乱体内生物钟,易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问题;
忌争吵、内耗(如与家人朋友争执),此时情绪易波动,激烈争吵会“伤人气场”,导致后续运势不佳;
忌理发(尤其寒冷节气如立冬前后),头部受凉易引发头痛,影响身体健康。
三、禁忌的文化逻辑
四离四绝日的禁忌,本质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节气是四季交替的关键节点,此时天地阴阳之气转换,万物处于“过渡状态”,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,需顺应这种变化,避免“逆势而为”。传统择日学的“避凶”思想,旨在通过避开特殊日子,减少不确定性,祈求人事顺遂。
需注意的是,这些禁忌多为传统习俗与观念,并无科学实证,但其中“顺应自然、养护身心”的理念,仍可作为现代生活的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