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肉哪些部位更好少吃

admin

病变淋巴结是猪体内免疫系统的异常组织,可能残留病菌、病毒或毒素(如沙门氏菌、口蹄疫病毒等)。若屠宰时未彻底剔除或加热不到位,食用后易引发传染性疾病,对免疫力较弱的人群(如儿童、老人)危害更大。正规屠宰场会严格执行“摘三腺”流程,但土法屠宰或来历不明的猪肉可能存在遗漏,需谨慎选择购买渠道。

2. 含有甲状腺的“粒子肉”

甲状腺位于猪喉头下部(俗称“栗子肉”),是重要的内分泌腺,富含甲状腺素(一种调节机体代谢的激素)。误食后,过量的甲状腺素会干扰人体自身激素平衡,引发类似甲亢的症状:心悸气短、头痛耳鸣、烦躁不安、多汗厌食、呕吐腹泻等,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。正常情况下,正规屠宰会去除甲状腺,但需避免购买未经检验的私宰肉。

猪肉哪些部位最好少吃

3. 含有肾上腺的“小腰子”

肾上腺位于猪肾脏前上方(俗称“小腰子”),是分泌肾上腺素的器官。肾上腺素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,过量摄入会导致血流不畅、血压骤升,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全身无力、四肢发冷等症状,甚至诱发心血管意外(如心绞痛、心肌梗死)。与甲状腺类似,正规屠宰会去除肾上腺,建议通过正规商超购买猪肉。

4. 高脂肪、高胆固醇的“红肉部位”

这类部位虽不属于“绝对不能吃”,但因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极高,长期或过量食用会增加肥胖、高血脂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,需严格控制摄入量:

猪颈肉:脂肪与瘦肉交织无明显界限,脂肪含量可达60.5克/100克(是猪里脊肉的7.7倍),热量高达577千卡/100克(相当于2碗白米饭);

猪肋条肉(排骨):看似瘦削,但脂肪隐藏在骨棒四周及肌肉纹理中,脂肪含量约59克/100克,热量568千卡/100克(远高于同等重量的鸡胸肉);

猪五花肉:肥瘦分层明显,脂肪含量约35克/100克,蛋白质含量仅10%左右(远低于纯瘦猪肉的20%),属于典型的高脂肪、低蛋白部位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