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经》的开篇围绕乾坤两卦展开,以“元、亨、利、贞”四字为核心,奠定了全书对宇宙、人生的根本认知。
乾卦开篇:乾卦为《易经》之一卦,象征天、刚健、创始。其卦辞为“元、亨、利、贞”(《易经·乾卦》),意为万物起始(元)、发展通达(亨)、利益汇聚(利)、坚守正固(贞),是君子应具备的四种核心德行。
坤卦开篇:坤卦为第二卦,象征地、柔顺、承载。其卦辞为“元,亨,利,牝马之贞”(《易经·坤卦》),强调以柔顺之德承载万物,如同牝马(母马)般坚韧而顺从,是君子修身、治国的基础。
《易经》最精髓的三句话
《易经》的精髓在于其对“道”的阐释,涵盖自然规律、处世智慧与人生境界。以下三句话是其核心智慧的高度浓缩:
1.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这句话出自《乾卦·象传》与《坤卦·象传》,是《易经》对“君子人格”的终极定义。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:天的运行刚健有力、永不停息,君子应效法天道,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人生,不断自我提升、永不言弃。
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:地的性质柔顺包容、承载万物,君子应效法地道,以深厚的道德修养包容他人、承担责任,以德立身、以德服人。
这两句话体现了《易经》“刚柔并济”的哲学,强调人在面对世界时应兼具进取与包容之心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。
2. 一阴一阳之谓道
这句话出自《易经·系辞上传》,是《易经》对宇宙根本规律的。
“道”是《易经》的核心概念,指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。阴阳是道的两种基本属性,二者相互对立、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(如白天与黑夜、春夏与秋冬),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动态平衡。这句话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:矛盾是发展的动力,平衡是永恒的主题。它不仅是哲学命题,更是指导人生的智慧——懂得阴阳平衡,才能在变化中把握不变,实现和谐发展。
3. 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
这句话出自《易经·系辞下传》,是《易经》“变易”思想的集中体现。
“穷”指事物发展到极限、陷入困境;“变”指主动调整、突破现状;“通”指恢复顺畅、实现目标;“久”指持续稳定、长久发展。这句话强调:变化是应对困境的关键,变通是发展的必由之路。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,当遇到瓶颈时,唯有主动求变,才能打破僵局、开辟新路,实现可持续的发展。这一思想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管理、决策、创新等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