仡佬族的典型食品有哪些

admin

仡佬族的饮食文化以“酸辣”为核心特色,主食以大米、玉米为主,兼食小麦、红薯、洋芋等杂粮,肉类以猪肉、羊肉、鸡肉为主,喜食糯米制品与自制发酵食品,其中“三幺台”宴俗是其更具代表性的饮食传统。

一、日常特色食品

1. 糯米粑:用糯米 *** ,因工艺不同分为多种类型(如糍粑),食用时常搭配蜂蜜、红糖或芝麻,是仡佬族日常喜爱的甜味食品。

仡佬族的典型食品有哪些

2. 酸辣菜:以青菜、辣椒、大蒜、生姜等为原料腌制而成,包括酸辣菜、腌香椿等。其中“酸菜豆汤”“酸菜洋芋汤”是经典搭配,有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捞窜”的民谚,体现了仡佬族对酸味的偏好。

3. 辣椒骨:用猪骨头、鸡肉加辣椒粉舂碎,佐以各种佐料制成。可单独做汤或与其他菜搭配,是仡佬族风味独特的下饭菜。

4. 玉米制品:因部分地区以玉米为主食,有包谷饭(大米与玉米面混合蒸制,俗称“金银饭”)、苞谷小锅酒(自制农家土酒)等。苞谷酒是仡佬族传统饮品,用玉米发酵酿制,口感醇厚。

二、“三幺台”宴俗中的典型食品

“三幺台”是仡佬族招待贵客的更高礼仪,分为“茶席”“酒席”“正席”三台,每台均有特色食品:

1. 茶席(接风洗尘):以“油茶”为主,配以果品糕点。油茶用茶叶、大米、花生、芝麻炒至焦黄,加猪油揉煮,加入油渣、盐制成,具有解饥渴、提精神的功效;果品糕点包括酥食、红帽子粑、美人痣粑、麻饼等。其中,酥食用糯米面 *** ,印有鱼、鸟、福寿等造型,软甜可口;红帽子粑形似金字塔,内包豆腐、肉、糖等馅料,尖端放红米(守孝期间用白米),寓意吉祥。

2. 酒席(八仙醉酒):以凉菜、卤菜为主,需上九盘。凉菜包括瘦腊肉、香肠、猪杂、盐蛋等;卤菜有卤花生、卤鸭、卤鸡脚等。酒为自家酿的苞谷小锅酒,饮酒时需按习俗喝“三杯”:敬客酒、祝福酒、孝敬酒(晚辈向长辈敬酒),体现了仡佬族的尊老与热情。

3. 正席(四方团圆):以“九大碗”为主,均为大菜,其中“敦子肉”(又称“大菜”)不可或缺。敦子肉将猪肉煮至半熟,切块后用糖、酱油、生姜、桂枝等慢火煨炖,色泽金黄、油而不腻;其他菜品包括肉圆子(猪肉剁末加佐料,外包红米蒸制)、酥肉(麦面或红薯芡粉裹肉油炸)、油果豆腐(豆腐切块油炸)、灰豆腐果(大豆加草木灰 *** ,绵酥鲜香)等,寓意“团团圆圆”。

三、特色发酵与腌制食品

1. 灰豆腐果:以优质大豆为原料,经石磨磨制、草木灰裹制、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。食用前用米汤或温水浸泡,可炒、煮或凉拌,质地绵酥,鲜香可口,是仡佬族传统豆制食品,起源于道真自治县旧城镇,故又称“旧城灰豆腐果”。

2. 咂酒:用玉米、小麦、高粱等原料,煮熟后发酵装缸,插入竹竿吸饮。密封时间越长,酒味越醇浓,是仡佬族传统发酵酒,饮用时按辈分依次吸吮,体现了民族礼仪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