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生肖(又称“属相”)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纪年符号,其标准排序及对应读音如下:
1. 子鼠(zǐ shǔ):地支之一位,对应生肖鼠;
2. 丑牛(chǒu niú):地支第二位,对应生肖牛;
3. 寅虎(yín hǔ):地支第三位,对应生肖虎;
4. 卯兔(mǎo tù):地支第四位,对应生肖兔;
5. 辰龙(chén lóng):地支第五位,对应生肖龙;
6. 巳蛇(sì shé):地支第六位,对应生肖蛇;
7. 午马(wǔ mǎ):地支第七位,对应生肖马;
8. 未羊(wèi yáng):地支第八位,对应生肖羊;
9. 申猴(shēn hóu):地支第九位,对应生肖猴;
10. 酉鸡(yǒu jī):地支第十位,对应生肖鸡;
11. 戌狗(xū gǒu):地支第十一位,对应生肖狗;
12. 亥猪(hài zhū):地支第十二位,对应生肖猪。
二、12生肖的排列逻辑
12生肖的顺序并非随意排列,主要与古代时辰文化和传说故事相关:
时辰对应说: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(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),每个时辰对应一种生肖的活动高峰期。例如:子时(23:001:00)老鼠最活跃(“子鼠”);丑时(1:003:00)牛在反刍(“丑牛”);寅时(3:005:00)老虎游荡觅食(“寅虎”);卯时(5:007:00)月亮未落、兔子开始活动(“卯兔”);辰时(7:009:00)神龙行雨(“辰龙”);巳时(9:0011:00)蛇从洞穴出来活动(“巳蛇”);午时(11:0013:00)马精力旺盛(“午马”);未时(13:0015:00)羊吃草最壮(“未羊”);申时(15:0017:00)猴子活跃(“申猴”);酉时(17:0019:00)鸡归窝(“酉鸡”);戌时(19:0021:00)狗守夜(“戌狗”);亥时(21:0023:00)猪酣睡(“亥猪”)。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。
传说故事说:相传轩辕黄帝要选12种动物担任宫廷侍卫,猫托老鼠报名却因老鼠忘记而落选,从此猫与老鼠结怨。原本推牛为首,老鼠偷偷爬上牛背抢得之一;虎和龙不服,被封为山神和海神,排在牛后;兔子与龙赛跑获胜,排在龙前;狗因不满兔子,咬了兔子被罚在倒数第二;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经过较量,依次排定位置;最后猪因懒惰排在最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