聘礼是中国传统嫁娶礼仪“六礼”中的“纳征”(即男方确认婚约后向女方赠送的财物),既是表达对女方家庭的感恩,也是婚姻仪式的重要环节。其准备需兼顾传统寓意、当地习俗与双方协商,以下是具体内容:
一、传统聘礼必备物品
1. 聘金:核心部分,用于表达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。数额需成双(如8888、9999),避开“4”(谐音“死”)、“3”(谐音“散”)等忌讳;部分地区流行“万里挑一”(10001)、“三家一起发”(33333)等吉利数字。
2. 首饰(三金/五金):通常为金饰(戒指、手镯、项链、耳环、脚链),象征婚姻的贵重与永恒,也是女方婚后的重要财产。
3. 礼饼:又称“担饼”,传统为五十公斤(一担),现多为包装精美的饼食,分赠女方亲友,告知婚讯并表达诚意。
4. 海味:分四式、六式或八式(视经济状况),每款两包,必含“发菜”(谐音“发财”),其他可选鲍鱼、蚝豉、元贝、冬菇等,寓意“发财兴旺”。
5. 三牲:两对鸡(两雄两雌,若父母不全则一对)、猪肉三至五斤(“双飞”,即一片相连切开,象征“丰硕诚恳”)。
6. 鱼:大鱼或鲮鱼,取“腥”(谐音“声”)气、“有头有尾年年有余”之意,象征婚姻生活圆满。
7. 椰子:两对(父母不全用一对),谐音“有爷有子”,寓意家族传承。
8. 酒:四支(或更多),象征“爱情浓郁”“长长久久”。
二、传统吉祥物件(九宝/八样)
部分地区要求准备“九宝”(或“八样”)吉祥物品,寓意婚姻幸福、生活圆满:
梳子:“一梳梳到底,二梳白发齐眉,三梳子孙满堂”,象征“结发夫妻,白头偕老”;
尺子:量具,引申为“衡量幸福的标准”,寓意“百子千孙、幸福源远流长”;
如意秤:取自传统“掀盖头”仪式,寓意“夫妻如意同心、生活称心如意”;
镜子:象征“圆满、完满”,寓意“新娘姿容秀丽、婚姻甜蜜”;
压钱箱:又称“聚宝盆”,象征“女方家境富裕”,也是新娘婚后收藏珍品之物;
剪刀:“六证”之一(古代婚礼中的“六证”指剪刀、算盘、尺子、镜子、秤、斗),寓意“新娘婚后生活绫罗绸缎、前程锦绣”;
算盘:千足黄金算盘,寓意“新人合理规划财务、赢得广茂财源”;
斗二米:十二斤糯米加三斤二两砂糖,用于女方做汤圆,象征“圆满、甜蜜”。
三、文书与礼仪用品
1. 帖盒:内装聘书、礼书、迎书(“三书”,传统婚姻六礼的重要凭证),以及聘金、饰金、龙凤烛、对联等;是男方诚意的书面表达。
2. 香炮:无骨透脚青香(传统香品)、大鞭炮/大火炮,用于仪式中的祈福,象征“驱邪避凶、喜气洋洋”。
四、女方回礼准备
女方收到聘礼后,需回赠男方及亲友礼品,以示“礼尚往来”:
给挑礼品人员的红包:感谢挑运聘礼的亲友;
招待用品:茶水、点心、甜点(如四色糖、水果),接待前来送礼的客人;
回赠男方的礼品:6或12件衣物、配饰(如鞋子、手表),取“双数吉利”之意;
媒人礼:感谢媒人的牵线之恩,金额或礼品视当地习俗而定。
五、聘礼的讲究
1. 数字吉利:聘礼数量、金额需成双(如两对鸡、四支酒),避开“3”“4”等忌讳;
2. 时间选择:一般选在订婚前后或婚前1520天的吉日(需咨询老一辈),避免仓促;
3. 人选要求:更好由新郎亲自送达,父母同行更显诚意;人数为双数(如两人、四人)。
以上内容涵盖了传统聘礼的核心要素,具体可根据双方家庭习俗、经济状况调整,关键是体现“诚意”与“尊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