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判断孩子有多动症

admin

一、观察核心症状: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/冲动

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的核心表现之一,具体包括:经常不注意细节(如作业、游戏中粗心犯错)、难以维持注意力(听课、做作业时容易分心)、别人讲话时似听非听、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(如家庭作业、家务)、组织任务能力差(不会整理书包、安排学习计划)、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任务(如讨厌写作业)、经常丢失物品(玩具、铅笔、书籍)、易受外界 *** 干扰(如窗外声音、同学动静)、日常活动中忘事(上学忘带文具、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)。

多动/冲动主要表现为:手脚小动作多(如玩手、抖腿、在座位上扭来扭去)、在座位上无法安静(擅自离开座位、站起来)、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度奔跑/攀爬(如教室、商场里乱跑)、难以安静玩耍(总要动来动去、玩玩具也静不下来)、话多(说起来没完、打断别人的话)、抢答问题(别人未说完就急于回答)、难以等待轮流(如排队时插队、游戏中抢着玩)、打断或干扰他人(如插嘴对话、抢别人的玩具)。这些症状需在不同场合(家庭、学校、公共场所)均出现,而非仅在某一特定环境下。

怎么判断孩子有多动症

二、评估症状持续时间与起病年龄

多动症的症状需持续6个月以上,且12岁以前起病(部分儿童可在学龄前,如36岁出现明显症状)。若症状仅为短期(如1个月内)的情绪波动或调皮,不符合多动症的病程标准。

三、判断功能损害:是否影响日常生活与社交

多动症的症状需导致明显的功能损害,如:学习成绩下降(智力正常但成绩远低于同龄人)、伙伴关系困难(难以与同龄人相处、被同伴排斥)、家庭冲突加剧(经常与父母顶嘴、不服从管教)、自我管理能力差(无法按时完成作业、生活作息混乱)。若症状未对孩子的学习、社交或家庭生活造成影响,可能仅为儿童的天性活泼,而非多动症。

四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

需排除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引起的多动表现,如: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,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相符)、孤独症(严重的社交障碍、语言发育延迟)、抽动秽语综合征(伴随肌肉抽动,如眨眼、清嗓子)、情绪障碍(如焦虑、抑郁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)。这些疾病需由专业医生通过详细问诊、检查排除。

五、专业评估:需医生综合判断

多动症的确诊需由儿科、精神心理科或儿童发育行为科医生完成。医生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:

病史采集:询问家长孩子的症状表现、起病年龄、病程持续时间、家庭环境(如父母教育方式、家庭关系)、孕期及出生情况(如母亲孕期吸烟、产时窒息);

行为观察:在诊室观察孩子的行为(如是否坐立不安、注意力是否集中)、与家长的互动(如是否服从指令);

心理测评:使用标准化量表(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)评估注意力、冲动程度、智力水平;

体格与神经系统检查:排除脑部病变(如颅脑CT/MRI)、神经系统异常(如协调运动障碍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