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admin

古时浙江人认为九月九是“逢凶之日”,登高可借助山势躲避灾祸。杭州旧时民众喜登城隍山、 *** 山,庙里还会摆设灯谜,成为节日盛景;《临海记》记载,东汉时临海郡(今浙江南部)民众会在九日聚集于湖山宴会,规模可达三四百人,可见登高习俗之盛。

2. 吃重阳糕与重阳粽

重阳糕是浙江重阳节的传统食品,杭州的重阳糕为斜方形,上面插红绿纸剪成的小旗(又称“栗糕”);嘉兴用米粉做糕,插三角彩旗,有些人家还会在当天打新灶头;湖州的重阳糕缀有栗子、熏青豆、红绿丝等配料,风味独特。桐庐一带有“重阳粽”,用糯米包裹馅料,互相馈赠,象征团圆。

浙江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
3. 饮菊花酒与赏菊

菊花酒被视为“延寿客”,浙江人多在重阳节饮用。温州一带有赏菊活动,菊花酒分为两种:一种是用菊花煎汁加曲、米酿造,另一种是将菊花直接泡入酒中,寓意避恶延年。杭州旧时宫廷与贵家会举办菊花会,士庶之家也会购买菊花玩赏,称为“赏菊之乐”。

4. 插茱萸辟邪

茱萸因香味浓烈、可驱虫去湿,被视为“辟邪翁”。古时浙江人会在重阳节佩戴茱萸,或将其插于头上,以避邪祟、御初寒。《风土记》记载“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”,这一习俗曾是重阳节的重要符号,如今虽逐渐淡化,但仍保留于部分乡村地区。

5. 祭祖与秋祭

浙江多地保留着重阳祭祖的传统。桐庐一带会在重阳节备猪羊祭祀祖先,称为“秋祭”;一些家族会开祠堂门,分重阳饼给族人,仪式隆重。这种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缅怀,也是家族团聚的重要时机。

6. 特色民俗活动

磐安炼火:流行于金华磐安、东阳一带,是民间驱凶避邪、祈福求平安的大型活动。汉子们手持铲子,围着烧红的木炭奔走穿梭,宛如“火中跳舞”,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新昌农民节:新昌一带将九月九视为“农民节”,农家会舂麻糍、杀猪买肉,痛饮一番,俗谚有“重阳不吃饱,亏煞种田佬”之说,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庆祝。

桐乡濮院赤豆糯米饭:桐乡濮院因丝绸闻名,传说古时有绸匠为试制新绸,连续三天三夜不下织机,靠赤豆糯米饭充饥,最终在重阳节织出新绸,从此这一习俗相沿成习。

永康方岩庙会:永康方岩的“胡公大帝”信仰深厚,每年重阳节前后会举行朝拜活动,持续近一个月。各地“胡公会”带领罗汉班、歌舞队上方岩,参与人次达20余万,成为永康百姓的盛大节日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