蔬菜采收管理注意事项

admin

1. 适时采收,匹配用途与成熟度

蔬菜采收需兼顾品质、产量与用途:如番茄鲜食应在食用成熟期(果皮1/31/2转红、口感酸甜适中)采收,制汁则需在生理成熟期(果肉变软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≥5%);西瓜需根据品种调整,早熟品种授粉后2830天、晚熟品种3540天采收(用手指弹瓜,声音清脆为成熟);豆类蔬菜(如豇豆、菜豆)应在豆荚饱满、种子痕迹尚未显露时采收(避免过老导致纤维化)。

2. 选择适宜采收时间

蔬菜采收管理注意事项

优先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至中午前采收(避免中午高温导致蔬菜代谢加快、水分流失);雨后不宜立即采收(田间湿度大,易引发病菌滋生,导致腐烂);冬季低温天气需避开清晨霜冻时段(防止蔬菜受冻,影响品质)。

3. 规范采收操作,减少损伤

采用人工采收为主(机械采收易造成果实碰伤、叶片破损,增加贮运损耗):

叶菜类(如菠菜、生菜):用刀割取叶球或整株采收,保留23片外叶保护叶球;

果菜类(如黄瓜、茄子):用剪刀带12厘米果柄剪下(避免强扯损伤植株和果实);

根茎类(如萝卜、土豆):先割去地上茎叶(减少水分消耗),再用锄挖刨(避免铲破表皮);

花菜类(如花椰菜、西兰花):用刀割下花球,花椰菜周围叶剪短(便于包装),西兰花茎带23个小叶(保持新鲜)。

4. 分期分批采收,提高产量与品质

同一植株上的果实或叶片成熟有先后,需分期采收:

番茄:之一盘果留34个,第二盘果留45个,及时摘除老叶、病叶(改善通风透光,促进后续果实生长);

茄子:门茄采收后,及时摘除门茄以下的侧枝和老叶(减少养分消耗);

豆角:自开花后1113天为商品豆荚采收期(豆荚饱满、种子未硬化),每隔12天采收一次(避免过老影响口感)。

5. 采后及时处理,保持商品性

预冷:采后24小时内进行预冷(去除田间热,降低呼吸作用),常用 *** 有冷风预冷(适用于多数蔬菜,温度保持010℃)、真空预冷(适用于叶菜类,快速降温)、水冷(适用于根茎类,如芹菜、菠菜);

整理分级:去除病残叶、泥土、畸形果,按大小、色泽、成熟度分级(如黄瓜分为特级、一级、二级,特级瓜条长度≥30厘米、无苦味);

包装防护:采用透气、防潮的包装材料(如瓦楞纸箱、聚苯乙烯泡沫箱),内包装用保鲜膜或泡沫网袋(防止碰撞),外包装标注品名、产地、等级、重量、包装日期(符合GB/T 5033、GB/T 6543等标准)。

6. 科学贮运,降低损耗

贮藏条件:根据蔬菜种类调整温度和湿度,如叶菜类(如菠菜、生菜)贮藏温度05℃、湿度90%95%(用保鲜膜包裹,减少水分流失);果菜类(如番茄、黄瓜)贮藏温度1015℃、湿度85%90%(避免低于10℃导致冷害);根茎类(如土豆、萝卜)贮藏温度410℃、湿度80%90%(避免发芽或腐烂);

运输防护:采用冷藏车或保温车运输(温度保持稳定),夏季用棉被覆盖(防晒),冬季用棉被保温(防冻);轻装轻卸(避免机械损伤),堆码高度不超过箱体高度的2/3(防止挤压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