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三类人别着急贴秋膘

admin

湿热、痰湿体质者:常见表现为面垢油光、易生痤疮、口苦口干、大便黏滞或燥结、小便短黄(湿热);或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松软、口黏苔腻(痰湿)。此时盲目进补,易加重湿热与痰湿,反致不适。

脾虚者:常见表现为食少腹胀、食欲不振、肢体倦怠、面色萎黄。进补宜先健脾和胃,选择茯苓、芡实、山药、豇豆、小米等食材,粥能和胃、补脾、润燥,更利于吸收。

胃火旺盛者:平素嗜食辛辣油腻,表现为胃中灼热、喜食冷饮、口臭、便秘。应先清胃火,可适量摄入苦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菜、苦丁茶等,待胃火退后再考虑进补。

这三类人别着急贴秋膘

为何这三类人要谨慎

立秋后湿热未尽,脾胃运化仍弱,早秋骤然进补更易加重脾胃负担、湿热积聚,从而诱发或加重消化不良、便秘、发热、感冒等问题;对老年人及儿童而言,胃肠功能偏弱,更不宜大补,宜先消食和胃再循序进补。

更稳妥的做法

体重管理:用BMI评估是否需要进补。BMI>24不建议贴秋膘;BMI<18.5可适当增加营养;18.5–24之间结合近期食欲与体重变化再决定。

饮食选择:以清补、平补为主,少油少盐,优先瘦肉、鱼虾、豆类等优质蛋白,搭配蔬菜、薯类增加膳食纤维;避免重油重盐、油炸烧烤与过多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。

进补节奏:循序渐进,避免“以肉补膘”的传统大补法;出现腹胀、反酸、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减量或暂停,并评估体质与基础病。

作息配合:顺应秋令,建议早睡早起(如22:00–06:00),配合适度运动,帮助脾胃恢复与营养利用。

健康提示

以上为一般性健康建议,不能替代个体化诊疗。若合并慢性病、痛风发作、消化道疾病或正处于孕期/哺乳期,请先咨询医生或临床营养师后再制定进补方案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