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农谚是民间对立夏节气与农业生产关联性的经典,字面意思是:若立夏当天没有下雨,后续夏季可能出现干旱,农具(犁、耙)因无田可耕而被闲置悬挂。其深层内涵在于警示:立夏是夏季农业生产的关键转折点,此时的降水直接影响后续农事活动的开展——若立夏无雨,土壤水分不足,不仅会影响小麦、油菜等越冬作物的灌浆成熟(如小麦灌浆期需充足水分保证籽粒饱满),还会导致后续水稻、玉米等夏播作物无法及时栽种或出苗,进而威胁全年粮食收成。这种经验来自古代农民对自然规律的长期观察,虽未用科学数据验证,但符合“春旱夏涝”的气候特征,至今仍是农民安排农事的重要参考。
关于立夏的常见农耕谚语
1. 立夏落雨,谷米如雨:与“立夏不下雨,犁耙高挂起”相反,认为立夏当天下雨是丰收吉兆,预示稻谷等作物会获得好收成,米多得像下雨一样。
2. 立夏麦龇牙,一月就要拔:指立夏时节小麦进入抽穗期(“龇牙”形容麦穗开始伸出),约一个月后即可收割,提醒农民及时关注小麦生长进度。
3. 立夏三天遍地锄:强调立夏后中耕除草的重要性。此时气温升高、杂草生长快,及时锄地不仅能除去杂草、减少养分消耗,还能疏松土壤、提高地温,防止土壤板结。
4. 立夏种姜,夏至收娘:说明立夏是种植生姜的更佳时节(“娘”指母姜),到夏至时母姜可收获,此时种植能保证生姜有足够的生长时间,产量更高。
5. 立夏栽稻子,小满种芝麻:明确水稻和芝麻的种植时间节点——水稻应在立夏前后插秧(此时气温稳定、水源充足,利于秧苗成活),芝麻则适合在小满时播种(小满后气温更高,适合芝麻生长)。
6. 立夏麦秀齐,芒种割新麦:“麦秀齐”指立夏时节小麦抽穗整齐,预示芒种时(约6月上旬)可以收割新麦,反映了对小麦生长周期的精准把握。
7. 立夏东南风,农人乐融融:认为立夏刮东南风是风调雨顺的预兆。东南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,有利于夏季降水,对水稻、棉花等喜湿作物生长有利,农民因此心情愉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