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,标志着春季的开始。立春之后的下一个节气是雨水(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),通常出现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。此时气温逐渐回升,冰雪融化,降水增多,大地从冬季的萧瑟中苏醒,进入万物萌动的春季阶段。
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(常见版本)
1. 基础顺序口诀(最经典)
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
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这首口诀以四季为框架,用每句前两个字代表季节(春、夏、秋、冬),后续词语依次对应每个季节的6个节气,完整涵盖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。
2. 补充说明口诀(包含时间规律)
每月两节不变更,最多相差一两天。
上半年来六廿一,下半年是八廿三。
这两句补充了二十四节气的出现频率和时间规律——一年12个月,每月固定有两个节气(如1月有小寒、大寒;2月有立春、雨水),上半年的节气多在每月6日、21日左右,下半年则在8日、23日左右,便于记忆节气的具体时间范围。
3. 物候特征口诀(结合自然现象)
立春阳气转,雨水沿河边,惊蛰乌鸦叫,春分地皮干,
清明忙种麦,谷雨种大田;立夏鹅毛住,小满雀来全,
芒种玉秧放庭前,夏至稻花如白练;小暑风催早豆熟,
大暑池畔赏红莲;立秋知了催人眠,处暑葵花笑开颜,
白露燕归又来雁,秋分丹桂香满园;寒露菜苗田间绿,
霜降芦花飘满天;立冬报喜献三瑞,小雪鹅毛片片飞,
大雪寒梅迎风狂,冬至瑞雪兆丰年;小寒游子思乡归,
大寒岁底庆团圆。
这首口诀不仅列出节气顺序,还结合了每个节气对应的自然现象或农事活动(如“清明忙种麦”“夏至稻花如白练”),更贴近农业生产与生活实际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