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日定为什么节日 秋分又是什么节

admin

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其名称源于“昼夜均而寒暑平”的物候特征——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,且正值秋季90天的中分点。2018年6月21日,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,将每年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这一节日的设定,既契合秋分时节“春种秋收、春华秋实”的农事节奏(此时多数地区秋收作物成熟,是农业丰收的关键节点),也兼顾了我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(秋收作物是大头,便于城乡群众广泛参与)。作为首个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,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旨在通过展示农业丰收成果、弘扬农耕文化,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、幸福感和获得感,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
秋分的传统节日内涵

在成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之前,秋分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节日习俗,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是祭月节。古代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传统,秋分曾是官方与民间的重要祭月日期。据史书记载,周朝时期帝王就有“秋夕祭月”的仪式,明清时期北京的月坛即为皇家祭月场所。后来,由于秋分日不一定有圆月(而祭月需满月才显圆满),祭月节逐渐调整至农历八月十五,形成了如今的中秋节。

秋分日定为什么节日 秋分又是什么节

秋分还有吃秋菜(岭南地区采摘野苋菜与鱼片煮汤,寓意“洗涤肝肠、阖家平安”)、送秋牛(民间艺人送印有节气与农耕图案的“秋牛图”,说吉祥话祈求丰收)、粘雀子嘴(用无馅汤圆插在田间,防止麻雀破坏庄稼)、放风筝(天高气爽时放飞风筝,庆祝丰收)等习俗,这些活动均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期盼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