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除夕要守岁 除夕守岁的寓意是什么

admin

守岁作为中国春节的核心习俗之一,其起源可追溯至晋代,最早见于周处的《风土记》,其中记载“除夕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”。民间关于守岁的传说主要有三类:一是驱赶“年”兽:传说“年”是凶猛怪兽,每到除夕夜便出来伤人,但它惧怕火光、声响和红色,人们便彻夜燃灯、放爆竹、围坐喧哗,将其吓跑;二是迎接灶王奶奶:玉皇大帝的小女儿“灶王奶奶”下界体察民情,每年除夕才从天上带回年货,人们守岁是为了等待她的归来,共享团圆;三是祛除瘟疫:古人认为邪瘟病疫害怕灯光与火光,守岁时灯火通明、爆竹齐鸣,可将这些不吉之物驱走,保佑新年安康。

二、除夕守岁的核心寓意

1. 辞旧迎新的仪式感:守岁处于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的关键节点,既是旧年的终点,也是新年的起点。家人围坐炉旁,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,展望新一年的愿景,象征着与旧岁的正式告别,对新年的热切期盼。

为什么除夕要守岁 除夕守岁的寓意是什么

2. 珍爱光阴的警示:年长者守岁为“辞旧岁”,蕴含对时光流逝的珍惜,提醒自己与晚辈“努力尽今夕,少年犹可夸”(苏轼《守岁》);年轻人守岁则是为延长父母寿命,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恩。这种寓意贯穿古今,成为守岁的重要精神内核。

3. 家庭团聚的情感纽带:除夕守岁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,无论多远,人们都会赶回家中,一起吃年夜饭、聊天、娱乐。这种阖家团圆的场景,强化了亲情联结,成为中国文化中“家”的象征。

4. 祈福纳祥的美好心愿:守岁时,家人会准备橘子(寓意“吉”)、花生(寓意“长生不老”)、桂圆(寓意“团圆”)、年糕(寓意“年年高”)等吉祥食物,燃放爆竹、点亮灯烛,以此驱邪避灾,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、家道兴旺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