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闰三月更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。民间认为,有闰月的年份为“多事之秋”,对长者健康不利,出嫁的女儿需为父母 *** 或购买闰月鞋,父母穿上后能“逢凶化吉、健康长寿”,俗语“闰月鞋,闰月穿,闰月老人活一千”便是这一习俗的生动体现。部分地区对鞋有讲究,如鞋面需带红色,象征驱邪求吉。这一习俗起源于明代李时珍的传说(李花为治愈母亲疾病,遵医嘱为父母做鞋),原本用于修复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,当代则更多演变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心表达。
2. 吃闰月饭
又称“六亲饭”,是闰三月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活动。每逢闰月,娘家会主动邀请已出嫁的女儿携夫婿、子女回门聚餐;若父母已故,则由兄弟出面邀请。这一习俗源于传统社会“出嫁从夫”的背景,女儿婚后难以频繁回娘家,闰月作为“多出来”的月份,为双方提供了团聚契机,既能缓解出嫁女在夫家的情感不适,也能加强娘家与夫家之间的联系。
3. 娘家送女儿礼物
部分地区的娘家会在闰月为女儿赠送实用物品,寓意吉祥。例如江西玉山一带送雨伞、蕉扇,象征娘家是女儿的“保护伞”,同时祝福其“早生贵子、为夫家招财进宝”;台湾地区送猪脚和面线(通常为两只前猪脚、六把绑有红丝线和春花的面线),寓意“健康顺遂、福气绵长”;江西抚州一带送银手镯,为女儿祈福平安;铜鼓东山乡等地则有“闰月添寿”的说法,若父母年过六旬,子女会为其准备寿衣、寿材,祈求增寿延年。
4. 喝闰月茶
主要流行于武夷山等地区,是女性专属的社交活动。闰月期间,农家妇女轮流作东,邀请近村女客相聚品茶,以茶代酒,边喝边聊。这一习俗不仅能融洽邻里关系,还能让出嫁女在娘家之外找到情感归属,是传统社会中女流的重要平台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