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登高节的来历

admin

正月初九登高节(以四川达州“元九登高节”为核心)的来历

正月初九登高节是我国部分地区沿袭千年的传统民俗,其中以四川达州的“元九登高节”更具代表性,其形成融合了历史人物纪念、民间信仰及传统习俗等多重因素,核心脉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:

一、纪念唐代诗人元稹(“元九”称谓的来源)

正月初九登高节的来历

这是达州“元九登高节”的核心起源。唐代诗人元稹(779831年,世称“元九”,因排行第九)于唐宪宗元和十年(815年)被贬为通州(今四川达州)司马。初到任时,通州“人稀地僻、蛇虫当道”,元稹励精图治,清正廉洁,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(如兴修水利、发展农桑),为当地百姓做了诸多好事。元和十三年(818年)正月初九,元稹调任河南洛阳,全城父老倾城而出,登临城南翠屏山、城北凤凰山,万民送别,依依不舍。此后,每年正月初九,达州民众便群登翠屏山、凤凰山,以登高望远的方式纪念元稹,这一习俗逐渐固化为“元九登高”。

二、民间信仰:玉皇大帝诞辰祝寿

道家传统中,正月初九为“玉皇大帝诞辰”(“九”为阳数之极,象征天乾,正月初九为一年中之一个“阳数之极”,故称“上九”)。古时达州翠屏山设有玉皇大帝庙,民众为恭贺玉皇大帝诞辰,每年正月初九都会登山烧香、朝拜,祈求天公赐福、消灾解难。这种信仰习俗与登高传统结合,成为“元九登高”的早期渊源之一。

三、巴人传统:登高祈福与祭祖

达州所在的巴人(古代川东地区原住民)自古就有登高习俗。巴人最初居住在山地,后迁徙至平地,为纪念祖先、祈求风调雨顺,形成了“登高祭祖”的传统。正月初九作为新年伊始,民众通过登高眺远,既缅怀祖先,也祈求新一年“步步高升”、摆脱过往颓势(如火灾、疾病),这种习俗延续了3000余年,成为“元九登高”的底层文化基因。

四、谐音与象征:“元九”的吉祥寓意

“元九”之“元”,取“正月初一”(元月)的“元”,象征“开始”;“九”为阳数,代表“吉祥”“高升”。正月初九寓意“年初即有好兆头”,民众选择此时登高,既符合“辞旧迎新”的传统,也寄托了对新一年“万事畅达、步步高升”的美好期盼。

综上,正月初九登高节的来历是历史人物纪念、民间信仰与传统习俗的综合产物,其中达州的“元九登高节”以纪念元稹为核心,融合了玉皇信仰、巴人传统及吉祥寓意,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